昨天,三哥的儿子(小亚)媳妇孙子从德国回来,请我们贵阳的几家聚会一下。因为小亚到德国已有六年没有回国了,还是2004年他结婚的时候,我们看见他的,这次要不是他妈妈生病,可能他还不会回来。这其中,三哥三嫂去过两次德国,而且每次去,都很麻烦,要签证,去一次只能待三个月。
小亚还带回来在德国生的儿子,都三岁多了。小孙子很认生,不叫我们,因为人多,长辈也多,光爷爷奶奶就有六个,把他都搞糊涂了,可能他想,怎么这么多爷爷奶奶呢?干脆不叫算了。也是,他在德国,就是在幼儿园,不兴叫老师阿姨,都是直呼其名,这就是外国的教育吧。中国的礼仪对他们不算什么,所以,小孙子也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小亚当年是作为交换生到德国读博士的,毕业后就在那边工作了。德国是个高福利的国家,小孩每个月都有补贴,就是生小孩的时候,也没有花一分钱,而且保健医生还定期上门对小孩进行免费的儿童保健,上托儿所也不用花钱。以后小孩读书,也不用花多少钱,比起国内,小孩读书简直就是一家人最大的负担。
德国在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都很有人性化,这是他们感到最满意的方面,就工作和生活而言,还是比国内要好些。
多年没有回来,几个表兄弟姐妹有说不完的话,他们年轻人摆得热火朝天,这也是他们联络感情的最好时机,我们这辈人也老去了,希望这种亲情能在下一辈人之间延续。小亚说:“如果有他能帮忙的地方,他一定帮希望他们的下一代以后能到到德国留学。”分别的时候,几个年轻人约定,有机会,一定到德国去玩和考察一番。
儿女出国,只是苦了三哥三嫂,这种长期的亲情分离,那种长期对儿女的思念,是有点考验人的意志。尽管外国比起国内要好些,但我们几个老辈子,还是希望小亚几年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回国发展。让他的父母也享享天伦之乐。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也不知年轻人是否能听进去,不过,也没有关系,人各有志,好男儿志在四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