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赢在课堂,如何上好“综合性学习”课

(2015-09-17 11:32:21)
标签:

转载

分类: 课堂教学

赢在课堂,如何上好“综合性学习”课

参加省“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心得体会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第五十九中学 姜林

 http://s5/mw690/d5a23f21gx6BzmNzEHOb4&690

http://s2/mw690/d5a23f21gx6BzmQp10501&690

http://s7/mw690/d5a23f21gx6BzmVkylE36&690

各位老师,下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感谢进修校刘祥主任,是他给我提供了参加黑龙江省“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的机会。上次研讨会于五月份在省教育学院召开,会议内容如下:四节正常课、一节30分钟微型课、两个团队的汇报和哈市三所中学教师的讲座。

通过上次学习,我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了,下面是我对如何让上好综合性学习课的几点看法,请大家给予指正。

一、赢在课堂,如何上好“综合性学习”课的方法

第一: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从语文学科出发 

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各学科知识的整合,但它首先应该姓“语”,即,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其落脚点都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此,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将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上。如,在哈尔滨市风华中学董慧老师教授《感悟自然》这一版块时,他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理解有关自然的语句、美文片断、将查找的内容筛选后写在风华中学每周作业上----积累卡片上,并写上自己的推荐词。展示课上小组推选代表诵读卡片上所摘抄的关于四季的诗句。这不就是很好地体现语文味儿了吗?

第二、注重处理教材与课外资源的关系

我们初中语文教材列举了36篇综合性学习版块。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完全可以对课本的设计进行改造、变通、拓展和完善。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的设计,也只是提供一种具有开放性、选择性的范例。我们教师不要犯如下错误: 

(1)过分依赖课本,把课本的利用主要定位在阅读教学上。没有充分认识到新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设置的开放性特点;没有充分认识到新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的引导性、示例性和可选择性;没有认清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的根本区别。 

(2)在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对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不够。生活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自然环境,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以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教师要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要善于发现语文课程资源,培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可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来加工整理、优化整合,使之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 

第三、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注重综合性 

省教育学院语文研培部熊小萍副主任,在此次活动中对如何设计“综合性学习”这一版块给了明确的定位。她说:“综合性是指学习目标的综合、学习内容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

我认为,从学习目标来看,既要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综合,又要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从学习内容来看,综合性学习既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也就是说,“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综合”主要指:语文知识的综合,即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能提出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尝试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语文能力的综合,如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根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提出了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作出简单的研究报告;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作出简单的研究报告;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第四、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一般过程 

一般来说,实施综合性学习的过程要经历五个阶段;准备阶段、指导阶段、实践体验阶段、交流分享阶段和评价阶段。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1.在准备阶段,教师要做好准备,如统筹安排时间、引导学生明确专题方向、开设讲座、组织参观等,目的是为综合性学习做些背景式铺垫工作,扫清学生综合性学习的障碍,创设引发学生参与的学习情境,撩拨学生的研究兴趣。同时,学生也要做好准备。这种准备更重要的是一种意识性的准备,如保持一份渴望探究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收获或存在的问题,并着手逐步解决问题。 

2.交流分享阶段 

表达交流阶段是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交流,实际上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之间交流的内容,既可以是活动成功的喜悦,也可以是可见可感的研究成果,还可以是失败的体验和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学生们首先应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举代表在班上交流,在交流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交流中分享别人的经验,在交流中反思自己的不足。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都是一种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互动。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要敢于争辩和质疑。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重在参与、重在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重在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而不是掌握知识的多少;重在亲身感受和体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经验;重在全员参与而不是极少人参与的特权。 

3.评价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因此,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要体现形成其他学生合作时,教师就应鼓励他们抛弃自卑,告诉他们合作的重要,引导他们主动找其他学生合作探究等。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应避免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情景作文的做法,认为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是为写作收集资料、积累素材。如,有的教师在组织实施“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课文中设置的“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三个情境看成是为作文而设置的的活动主题,把这一单元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完全“上”成了“活动作文”课。其实,这一单元除了作文功能外,还有以下期望: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在对家庭中平时不被注意的寻常事物的调查了解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及蕴藉的情意;在活动过程中,感悟关爱,理解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

(2)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对过程中教育价值发掘不够,缺乏及时的评价,激励和督导。开展活动直奔目标而去,既无视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目标不确定性、丰富多彩性和目标生成性,又忽视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如,“感受自然”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其中有一项“我有一个‘朋友’”的主题活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决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写作题材,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秋游”,而是如同课文要求的那样,“投向自然的怀抱”“让景物像人一样活起来,同它展开心灵的对话,试着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所以,在指导这一活动时,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在“投向”“对话”“结交”的具体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体验和表现,调动、引导学生以心灵贴近自然,在与自然包括动物、植物相融、相知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感悟、遐思……学生可能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和言语方式,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但这正是要达成的活动目标。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给予引导、激发、激励,而不能仅在活动结束后来甄别优劣。

这里只是我通过参加黑龙江省“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专题研讨会的体会和个人见解,如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予指正。

谢谢大家。

                                                     2013年7月2日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