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的姿态

(2019-10-16 19:56:22)
分类: 教育随笔

教师的姿态

近期参加了一次教学联研活动,其中一位“业务校长”的报告颇有些与众不同。

她没有展示学校曾经的辉煌历史和如今的丰功伟绩,没有宣扬学校里有多少教师在各级讲课比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没有炫耀学校里有多少活动在区里、市里、省里拿到好名次。她只是选取了自己的两节语文教学课例与大家分享。

朴实却厚重的教学设计、激情而饱满的语言中,处处流露着她对语文的热爱,对学生的负责,对教育的赤诚,也向我们展示着一位教师该有的姿态。她说,她不是紧张,她是激动,能够与诸多语文老师一起分享教学课例与感悟,让她兴奋不已;她说,她离不开语文课堂,繁事再忙、杂事再多,她始终将课堂教学放在首位,把学生放在教育最中央。

我不由对这位一直坚守在语文教学一线的业务校长肃然起敬。且不说业务校长,在学校担任某某主任之职就脱离教学一线的教师也大有人在。我们当然不否认他们工作的意义,甚至他们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无名英雄。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唯美而浪漫地做一个假设:没有什么理由和力量,能够真正地将一位热爱教学的老师与课堂和学生分离?

之前听一位省级名师的报告,她毫不避讳地说,她会用戒尺惩戒犯错误的学生,打手心,最多不超过三下。她的话语平静,而我却听得波澜。太多教育名著和专家报告里都在讲述自己如何关爱学生,如何用温柔如水、温暖似火的爱感化、转变问题学生,如何在教育这份爱的事业中播撒与收获。如果去听一听师德演讲,更会被感动得泪水涟涟,仿佛爱就是教育的全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只有爱,也不是完整的教育。如果教师真得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绝不会永远心平气和、不骄不躁。他会伤心,亦会愤怒。他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同时,手中也持有戒尺。之前五莲二中杨守梅老师的事件掀起了讨论与反思,甚至产生了不小的改变。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社会对教育愈加理性地重视,对教师愈加尊重地严苛。那位教师毫不遮掩地“承认”自己惩戒学生,而没有被群起而攻,就是例子。若她在课堂上偷偷摸摸地惩戒,而在报告中大谈爱的艺术,大概才真得有损师道尊严。光是那份坦诚,就值得尊重。

有这样一则关于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故事:有一年,北大新生入学报到,一位男生手提肩扛,携带了很多行李。他看到一位不起眼的老大爷,便让老大爷帮忙照看行李,自己去报到。老大爷在炎热的天气里为男生照看了许久的行李。三天后的开学典礼上,这位男生惊讶地发现:那天帮自己看行李的老大爷,竟是副校长、国学大师季羡林。

你能想象那位身着旧旧的衣服,脚穿一双布鞋,看似不起眼的老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遥感领域泰斗李小文吗?李老一生勤俭节约,生活极其清淡,却慷慨地把自己的钱和奖金捐给母校并设立奖助学金。就是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老人,是全球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几位科学家之一。

一位教师,举手投足间展示的是他的学识修养,一颦一笑里映照的是他的人品气度,一言一行仿佛一撇一捺,书写的是教师的教育人生。学生喜欢一位老师,绝不仅是因为她长得漂亮、会打扮自己;家长尊重一位教师,也绝不仅是因为他西装革履、侃侃而谈。他站在那里,他的高度却不是他的身高或是讲台的高度而决定;他开口说话,话的分量不因声音洪亮或是优美动听而改变;他来回踱步,每一步的重量也不因教师的体重或是鞋子的样式而加深或减轻。决定教师姿态的,一定是更加复杂而深层次的因素。

教师的姿态固然可以多种多样,仿佛花园中的绿植,可以是雍容华贵的牡丹或香气袭人的百合,可以是如米粒一般微小的苔花或桂花,还可以是不开花却能将红花衬托的绿叶。身为教师,我们不妨安静地思考:我该以何种姿态站在讲台?

教师的姿态,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教育的姿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