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2011-10-29 20:23:23)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堡童话艺术——欧洲

巴黎几乎所有的景点都在2圈内,只有凡尔赛宫是在5圈。换句话说,凡尔赛宫在遥远的郊区。

去凡尔赛宫除了用一般的车票,还得单独买另外的车票,那已经不是地铁了,可以说是火车,从市区转到C线,从C线往返到凡尔赛的价格是6.4欧。

C线绝对是一个让人晕头转向的地铁线,在同一站台,知道你要去的方向就可以了吗?No! 来的这辆车可能是去其他地方。也就是说,同一个站台,同一方向,来的每一辆地铁都是去不同的地方,而且是无数个不同的地方。

如何去判断哪一辆车是去凡尔赛的呢?在车头上会把要去的所有方向都列出来,然后你看哪个地点亮着灯,就是去哪里。

还可以看站台上的显示牌,这个是相对比较容易分辨的,它会写去哪个方向的车还有几分钟到达。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稀里糊涂居然没有走错方向,上了去凡尔赛的车。遇到晕头转向的时候,我就直接拿地图问人。把要去的地方一指,法国人就明白我要去哪里了。反复论证过无数次,都非常成功。在一次次的问路中,我发现法国人并不是我之前想象的傲慢无礼,他们眼里充满了和善和友好。

火车慢慢悠悠地朝郊外驶去,坐在我对面的是2个意大利人,一个大胡子和一个小胖子,面对面地坐着,大眼瞪小眼,不免搭起话来,他居然开口就说:“Chinese?”这个把我乐了。我这一路遇到好几个问我是不是中国人的,看来日本人和韩国人在欧洲的影响力不行啊。

我说起,我来意大利之前,听说意大利非常乱,到处是小偷,还有白天都敢抢劫。可是到了意大利发现其实不是那样。

对一个国家的印象都是听来几句,然后自己想象的吧,亲自去了那里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这也是旅行的意义。


说起我的旅行,他们比较有兴趣,从罗马到阿玛菲,从那不勒斯到佛罗伦萨,然后法国,德国,奥地利,他们听了直感叹—— 你真是有钱人啊。

有钱吗?欧洲人不一向看不起中国人,觉得我们穷,素质低吗?现在经济危机,老外都不敢去旅行了,中国人却在血拼奢侈品。暴发户,还有省吃俭用几个月工资去买包包的傻姑娘,还有商务考察为由的公款吃喝,还有像我这样自己劳动所得来穷游的背包客。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确实有点远,来回路上得3个小时吧。门票也很贵,17欧。

就这样一个地方,是绝对值得你花时间,花钱去感受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曾经在这个金碧辉煌的王宫里何等骄傲地统治着这个国家。

这是欧洲最大、最雄伟、最豪华的宫殿建筑,曾经是法国乃至欧洲的贵族活动中心、艺术中心和文化时尚的发源地。这个奢华的皇宫曾经风靡一时,让欧洲一些国家纷纷效仿。我不久要去的维也纳美泉宫就是仿凡尔赛而修建。


在巴黎的最后一天,天阴阴的,稀稀拉拉飘起几滴雨。

我带了雨伞来欧洲,在上米兰到巴黎的飞机的时候,却嫌带的东西太多,把雨伞扔了。千万不要下雨啊,不然要为自己的行为懊悔死了。

乌云弥补,天暗灰色,即使在这样的天空都无法掩盖凡尔赛的光彩夺目。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壮观的典礼、晚会、舞会、狩猎、娱乐、婚礼、烟火、美食佳肴、夜夜笙歌的贵族生活,这里的故事如同这座宫殿一般灿烂。

这可以用极度奢华来形容它,金子修饰的外墙,金子铺饰的屋顶,闪耀着皇室专享的高贵光芒。

走在奢华的宫廷里,最让人容易想到的是那些关于爱情的浪漫故事,48岁的路易十四和52岁的曼特农夫人的爱情,我相信,那是一段感人的故事。

48岁的帝王,权利集于一身,却屈服在一个50多岁的女人身边,那个可以称为半个花甲的女人,她出生在监狱里,成为孤女,可怜的寡妇,孩子的保姆。却让太阳王在一家小教堂和她秘密结婚,她应该有一颗温暖的心,淳朴的心灵和亲切体贴的性情才是路易十四感到安祥的心灵归宿。那个时候的太阳王,经历了宫廷的争斗,权利的欲望,无数美女的相伴,最后却选择了一份安定平凡的感情。

那是一种怎样纯粹又简单的感情。如叶芝的诗——

“多少人爱你年轻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的痛苦的皱纹”

何等骄傲的太阳王,只是爱上了她脸上的皱纹和深处的灵魂,这个男人是何等的伟大,我深深地佩服他。

据说他们婚后,路易十四再无其他情妇。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国王都来到曼特农夫人的房间和她一起度过,甚至在这里和大臣讨论国事,而曼特农夫人则在一旁看书或做针线活。

对于这样的爱情,只可能出现在传说和历史里。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的组成——

海格立斯厅
  海格立斯厅(Salon d'Hercule):位于主楼二层东北角与北翼的连接处,连接中路宫殿和北翼与王家教堂。路易十四时代,这里是王家小教堂,后改为国王接见厅。


丰收厅
  丰收厅(Salon de l'Abondance):在海格立斯厅之西,北面为花园的拉冬娜喷泉。前临楼梯,丰收厅为入宫觐见国王的礼仪路线主要入口。厅内存放有历代国王的奖章及珍宝收藏。


维纳斯厅
  维纳斯厅:又名金星厅。在丰收厅之西。路易十四时代,厅内有台球桌和一整套纯银铸造、精工镂刻的家具。这些家具后来被熔化铸造银币,以弥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开支。


狄安娜厅
  狄安娜厅:又称月神厅,位于主楼二楼北侧,维纳斯厅之西,墙壁用各种精美瓷器装饰。


玛尔斯厅
      又名战神厅或火星厅,在狄安娜厅之西。天花板上有奥德朗的油画《战神驾驶狼驭战车》。大厅内壁炉两端有大理石平台,曾经布置台球桌。波旁王朝时期的国王经常在此召开宫廷音乐演奏会或赌博牌会。
墨丘利厅


墨丘利厅
又名水星厅或御床厅,在玛尔斯厅之西。厅内有一张大床,围以银质栏杆,还有一座纯银大壁橱。墙壁上围有金色和银色锦缎。路易十四的幼子安茹公爵(后来成为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曾在此居住。


阿波罗厅
  又名太阳神厅,是法国国王的御座厅。布置极为奢华绮丽,天花板上有镀金雕花浅浮雕,墙壁为深红色金银丝镶边天鹅绒,中央为纯银铸造的御座,高2.6米,位于铺有深红色波斯地毯的高台之上。由于路易十四自诩为“太阳王”,因此凡尔赛宫内主要的大厅均以环绕太阳的行星命名。与二楼各大厅的位置相对应,一楼北侧为法国公主居住的套房。


战争厅
  战争厅(Salon de la Guerre):在主楼的西北角、阿波罗厅之西,北、西两面面向花园,南面通往镜厅。厅内的装饰由孟莎和勒布伦完成,主要为反映路易十四征服西班牙、德意志、尼德兰等功绩的油画。镀金壁炉之上为路易十四的骑马浮雕像。

镜厅
       镜厅(Galerie des glaces):又称镜廊,在战争厅之南,西临花园。凡尔赛宫最著名的大厅,由敞廊改建而成。长76米,高13米,宽10.5米,一面是面向花园的17扇巨大落地玻璃窗,另一面是由400多块镜子组成的巨大镜面。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了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厅内地板为细木雕花,墙壁以淡紫色和白色大理石贴面装饰,柱子为绿色大理石。柱头、柱脚和护壁均为黄铜镀金,装饰图案的主题是展开双翼的太阳,表示对路易十四的崇敬。天花板上为24具巨大的波希米亚水晶吊灯,以及歌颂太阳王功德的油画。大厅东面中央是通往国王寝宫的四扇大门。路易十四时代,镜廊中的家具以及花木盆景装饰也都是纯银打造,经常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化妆舞会。


和平厅
  和平厅(Salon de la Paix):在主楼的西南角、镜厅之南,为一方厅,装饰风格与镜厅相似,但壁炉上的油画主题为“路易十五创造和平”。厅内装饰以罗马帝王像、狮子、法国和纳瓦拉王国国徽为主题。


国王套房
  国王套房:位于主楼东面,路易十三的旧狩猎行宫之内。中央为国王卧室,内有金红织锦大床和绣花天篷,围以镀金护栏,天花板上是名为《法兰西守护国王安睡》的巨大浮雕。这里是凡尔赛宫的政治活动中心,在这里举行起床礼、早朝觐、晚朝觐和问安仪式。寝宫北边为小会议室,南边为牛眼厅,得名自通往国王寝室的大门上方牛眼形状的天窗,是亲王贵族和大臣候见的场所。牛眼厅之东为大候见室和卫兵室。


王后套房
        王后套房:位于主楼南侧,包括王后卧室、王后私室、王后候见厅、宫妇退居室、王后卫兵室等七间房间。王后套房的楼下为王太子套房(Apartment du Dauphin)


剧场
  剧场:由路易十五下令修建,位于北翼。设计师为加布里埃尔(Ange Jacques Gabriel)。剧场深26米,宽22米,可以容纳750名观众,为其照明需要3000多根蜡烛。1789年10月2日剧院最后一次举行演出,招待路易十六招来保护王宫的佛兰德斯卫队。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凡尔赛政府的国民会议曾设于此。  教堂  教堂:在北翼楼群的南端,1700年修建,路易十四称这座教堂是奉献给圣路易的。路易十四修建凡尔赛宫是为了在气势上胜过西班牙的埃斯库里亚尔宫(修道院、宫殿综合建筑群),但没有把教堂布置在主要轴线上,反映出在路易十四时期的法兰西,王权已经高于神权。路易十五、王储路易(路易十五的王太子)、路易十六、普罗旺斯伯爵(路易十八)和阿图瓦伯爵(查理十世)都曾在这个教堂里举行婚礼。


战争画廊
  战争画廊:在南翼建筑群中。曾为王子和亲王的住处。展出众多战争主题的绘画作品,如《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普瓦蒂埃大捷》、《里沃利战役》、《亨利四世进入巴黎》等。

 

 

 

这些家具,曾经什么人使用过?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曾经在这里演绎他们生命的人们: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极度精致的天花板,画着数不清的故事。

 

即使看过了梵蒂冈博物馆里面,米开朗基罗花的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仍被凡尔赛的壁画所折服。不知道画这些壁画的是谁?也许他们没有米开朗基罗的名气,没有宗教的支持,但是就绘画本身来说,每一幅壁画都画得非常有立体感,远远望去还以为是雕刻的立体绘画。

 

每一幅壁画,都有它们背后的故事吧。这里背后暗藏的历史太深厚,我只能看看表面。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一群法国学生在凡尔赛宫里拿着材料对着壁画和油画比比划划。

也没有看到有老师带着,这些孩子们确很独立很专注地学习着。我看着他们拿出一些材料,然后对着天花板把材料上的东西圈圈画画。我试着和他们交流,看看他们在学习些什么,可惜他们都听不懂英文。

相比起国内的教育,真是差距甚远。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凡尔赛宫花园如同宫殿一般灿烂,是欧洲园林建筑的典范。

花园面积有100万平方米,就是走大半天都看不完,它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宫廷花园,于1661年动工兴建,1689年完成,历时28年。园内到处是雕像、喷泉、草坪、花坛,树木、道路、花坛等都建成几何形状。

可惜天公不作美,等我去的时候已经下起零星小雨,凉飕飕的冷风直往身上灌。随便看了两眼就走了。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最后一张车票】记巴黎(十)凡尔赛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