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依米影像
依米影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558
  • 关注人气:1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摄西域——北疆篇(连载三) 西北第一村

(2008-01-29 00:01:00)
标签:

游记

界河

土路

村子

白哈巴

西北

分类: 行摄天涯
95 西北第一村

 

一夜安睡,醒来外面正在飘着细雨,阴冷。加了点衣服出门吃早饭,薛师傅遇到了一个开绿色切诺基4.0的师傅,他的乘客是两个来自北京的女孩,今天要去办边境证,目的地也是白哈巴。两个师傅决定结伴而行,车多热闹,比较有趣。早饭过后,在薛哥(注:亲切豪爽的薛师傅已经成了我们的大哥)的建议下我们去菜市场采购,这里的黄瓜2元一公斤(注意新疆都是以公斤计算的),各种蔬菜都相当便宜。买了很多蔬菜,十个馕,两大罐酸奶,数根火腿肠。。。我们未来几天的给养都在这里置办齐备了。上路,向西直奔哈巴河县!

 

大概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哈巴河边境站,时间已经是12点多了,边境站里相当安静。据说工作人员还在睡觉,敲开办边境证的窗口,拿出我和老公在北京办理的边境证,他们竟然说不能用。首都北京面子何在啊!只好随薛哥和两个驴友一同办了一张。这里的边境证不需要照片,几个人同办一张,只要一个人的身份证就可以了。真想不明白,我们在北京一个人一张还有照片的边境证怎么就说不能用呢?!

 

办边境证的时候又遇到了一辆黄色吉普,一个师傅带三个北京来的女孩。看来遇到北京女孩的机率可真大!搭伴,这下三个车构成了一个车队。

 

办好边境证继续前进,一个路口向北之后,柏油路面渐渐模糊消失,我们进入了108公里颠簸的山地土路。我不由地兴奋起来,最喜欢这样颠簸的原始路面,越野车的优势才能显露出来。

前方阴云密布

天气越来越差,雨大起来,雨刮器有点忙不过来了。山中的雾气越来越浓,切诺基在前面已经不见踪影,后面的黄色吉普还没有赶上来。我们的能见度降低到不足十米,路上还偶尔有去哈巴河的货车汇车,山路蜿蜒,情况惊险,路两边有些什么一点都看不到。不过有着多年驾驶经验和探险经验的薛哥还是让我觉得很放心。

http://122.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1/1185e4fe55c.jpg西北第一村" />中途下车时大雾迷漫

 

不知过了几个达坂,中间还迷了一小段路,小小担心了一下,我们三辆车终于汇合了,切诺基停了下来,原来有人很想“唱歌”,正好趁着雾色,大家在最大最天然的卫生间解决内急。其间我们几个女孩还说说笑笑。上路,雾渐渐淡了,此时,我们才看清楚路旁的陡坡悬崖,真是刺激的体验!三辆车你追我赶的山路飙车,路上再也没有什么大巴游客,我们就是一路仅有的游客,真是清静。http://122.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4/1185e531572.jpg西北第一村" />

离开了山地我们进入开阔的牧场

新疆时间的中午,我们到达了铁热烈克的白哈巴门票站,门票60元每人。

 

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0/1185e4f6e18.jpg西北第一村" />白哈巴门票站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3/1185e51bfcb.jpg西北第一村" />

门票站旁泥泞的道路 我们如此一路走来

http://122.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2/1185e515055.jpg西北第一村" />

过了这座们桥 我们就要进入白哈巴了

 

买了门票,想要吃午饭,薛哥的车来却无法启动了,一检查电瓶的搭线断了,在大家的帮助下,搭线很快被接好。

http://122.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1/1185e508a00.jpg西北第一村" />

及心协力修车的场景

午饭就在附近餐馆解决,依然是拌面,15元一份,味道不错。据说到了白哈巴,就要20元了。

 

饭后上路,继续走了一段山路,不知道到哪个个山顶,北方山脚下出现了一条河流。

薛哥说那就是哈巴河,是中哈界河,河的北岸就是哈萨克斯坦了,我们赶紧下车拍照。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3/1185e5259c6.jpg西北第一村" />一条河流 两个国家

此时前面黄车发现了情况,他们车里的机油瓶盖没有盖好,一桶机油全都洒了。行李舱里的一个双肩背包已经被称了“油包”。一个女孩和师傅赶紧擦包和车,我也把我们在火车上买的报纸还有自带的塑料袋提供给他们。女孩很乐天,面对自己的包惨不忍睹的外貌还在开着玩笑,说司机富得流油。司机师傅也不心疼他那么贵的机油,边擦别说笑。看来,只要心态好,倒霉的小插曲也能带来欢乐。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3/1185e526925.jpg西北第一村" />

 “富得流油”

 

处理完毕,三车上路,时间不长,我们再次见到了柏油路面。村口一块石碑鲜明地告诉我们,西北第一村白哈巴到了(这里是三个图外人聚居村之一,另外两个是喀纳斯与禾木)。遥望村子,背靠群山,云雾缭绕,犹如仙境。我们赶紧下车给石碑拍照,刚想拍个到此一游照,一个当地中年妇女走到了石碑旁,面带一丝奇怪的笑容,二话不说在旁边的铁丝网上挂了一个牌子,上书:“拍照收费2元!”天啊!看来西北边陲的人民经济头脑也不一般了,自己拿个牌子就要乱收费。我不是舍不得钱,而是感觉这种收费方式很不舒服,索性不拍了,转身拍村子去了。

 

http://120.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5/1185e53b25d.jpg西北第一村" />仙境白哈巴

可惜通向村子的一小段路现在已是柏油路

少了土路纯朴自然的感觉

 

黄车就此和我们告别,他们今天要直接到喀纳斯。绿车的两个女孩,淘气而兴奋的爬到了车顶,坐在车顶进了村子。我们在两位司机的带领下,入住了村口第一家旅店:白桦林山庄。所谓山庄,其实是小木屋,不过可以两人一间,还带卫生间,我们已经心满意足了。

 

时间刚刚4点多,我们决定去界河看看,近距离接触一下边境。听山庄的老板冷山神秘地说,最近边境出了点事,管理很严,我们五个人给他一百元他找人担保才能进去。我们半信半疑,问他什么事他还说不能乱说,心想不会是个托儿吧!唉,生财之道总是在旅途中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给我们。大家的想法基本上都是,也就来一次,看看吧,反正没有多少钱。也是这种心理,正中了那些投机挣钱人的下怀。看来,还要留下买路财啊,这些人真会利用国家挣钱!天高皇帝远,没有人管啊?

 

车子到了边防站的门口,我们和其他一些社会车辆一字排开,等待进入通往界河的土路。这时,一辆喀纳斯景区的大巴驶来,直接进去了,我们看得羡慕不已:还是人家“正规车辆”牛啊!等了许久,身边一辆辆车先后进去了,就剩我们两辆车了。冷老板还在周旋,跑来跑去的,检查站门口的卫兵看起来一本证经秉公办事。听说要得到他们领导的担保才能进入,冷老板认识的人正好不在,需要再等等。我们笑言这个托儿的后门不硬啊,真没面子,联络工作没有做好没有请人家领导吃饭......无聊之时,拿出带来的核桃,梨子吃起来......终于,一个卫兵一脸严肃正步走来示意我们可以进去了。沿着山区土路,我们进入了西北边陲重地。

 

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6/1185e54c0f0.jpg西北第一村" />到了一片水泥空地看到一块界碑 拍照留念

山下就是中哈界河,冷老板借来人家的导游给我们讲解,界河名叫阿克哈巴河,哈语中阿克是白色的意思,哈巴是河的意思,白色的河流。以河流中心为两国分界,河的对岸山坡上有小小的哨所,距离很远,看不清楚,还有界碑,旁边根本没有人参观。西面山坡上看到一个白点,据说是俄国某神秘将军的墓地。东面山下我国界内的白桦林呈现神奇的中国地图形状,我们按照导游的指点去看,果真很像,连台湾岛和海南岛都能够看出来。可惜林地面积很大,相机根本无法拍摄下来。天色渐晚,山风也冷了起来,边陲重地还是不要久留吧,我们驱车返回了住处。

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5/1185e5438fe.jpg西北第一村" /> 我们站在边境 回望来时的路还有远处的岗哨

 

山庄里停着一辆白色捷达,我们一看是北京的牌照,心生亲切。车主也住在这里,是一位身材健硕的大哥,头发有点花白,鹤发童颜的意思。原来,他带着夫人已经自驾半个多月,辗转南疆,早我们一天走土路从哈巴河来的。大哥自豪的说:“看看捷达也可以走这样的山路的!”是啊,他都可以为捷达代言了,由衷敬佩他的胆识和捷达的性能。只是由于车体密封不够好,等他们到白哈巴的时候车里已经满是沙土,人在车里就洗了个沙土浴。

 

距离太阳落山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四人决定进村踩点,寻找拍摄夕照白哈巴的最佳地点。村子居民不多,保持着古朴安详的风貌,土路、木屋、栅栏、随意吃草的牛儿、闲逛的小狗,还有可爱的兔子在院中蹦蹦跳跳。傍晚的阳光,透过树林安静地照耀整个村庄,叶子在光影中摇曳,一些黄叶飘落在乡村的土路上诉说着淡淡的秋意。炊烟缓缓在飘起,小溪潺潺流淌,一切都是那样的静谧,此时我感觉自己身处世外,这里与我们的城市多么的不同,时间仿佛停滞,安静地能听到自己的呼吸,深深吸气,相要把这里的空气都带走。

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6/1185e55111a.jpg西北第一村" />

 自由自在的小牛

 

傍晚,看到一个当地人正在给悬挂在木架上的羊剥皮,鲜血淋淋的。我有点看不下去,老公上前与人搭话,可惜人家好像不太能听懂,我们也没有敢拍照。

 

一路边走边拍,看到村子的小学校,大门和栅栏全是木制的,校园里空无一人,今天是星期几呢?我都不记得了。奚老和车姐已经登上村子北面的小山坡,我们还在斜阳下的村庄流连。看太阳快要落山,我们也赶快爬上山坡,俯瞰山坳中的村落被夕阳镀金,安静祥和,这一切被我们记录在脑海中,相机里......

http://119.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7/1185e5575e8.jpg西北第一村" />

http://121.img.pp.sohu.com/images/blog/2008/1/28/23/17/1185e5583f1.jpg西北第一村" />

夕阳下的白哈巴村

 

太阳落山,我们也准备回旅店吃饭。小路上,不时有牛儿排着长队,“哞——哞——”地叫着向自己的家走去,却不见放牛人的踪迹。村庄的一切,和谐自然。

 

路边有两位当地的老人看到我们背着相机,用不流利的汉语好奇地问我们能不能直接看到照片,我明白他误以为我们这种个头很大的相机可以拍摄立等可取的照片。遗憾地告诉他不能,他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样子非常纯朴。

 

晚饭,我们用带来的蔬菜让老板加工成品,再点上个肉菜,吃的很满足。据薛哥讲,当地人很难吃上这么新鲜的蔬菜。饭后吃着我们带来的哈密瓜,喝茶聊天,军事、经济、政治......话题还是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听老板说,哈巴河到白哈巴马上就要修柏油路了,刚刚有士兵在这里吃完饭,他们就是第一批过来勘测的。对于村子的经济发展,修路是一件村民期盼已久的事情,以后交通方便了,物资也充裕了。而对于我们这样的旅行者,未免感到遗憾。修路、开发、商业化,一步一步,白哈巴这个边陲村落的纯朴感觉不知还能保持多长时间......

 

不知不觉已经十一点多了,决定早点睡觉,明天早早起床去拍晨光白哈巴。摄影就是这样辛苦啊,一早一晚最佳的光线绝对不能错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