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李丁老师离开我们,是在2009年的夏天,至今已经一年有余。他和蔼可亲,说话幽默,谁见了都当他是“老宝贝”。我采访过李丁老师很多次,每次都如赴盛会,是故事盛会。在他面前可以完全放松,作一个听老爷爷讲故事的孩子,那感觉美妙极了。
这篇文章的采访,应该是在2003非典那年,现在拿出来跟大家一起怀念李丁老师和他塑造的众多银幕形象。
用心地挑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才敢把老爷子约出来。来的时候,他的"行头"很简单:一根手杖,一个水杯。找了“哈根达斯”靠窗的位子坐下来,阳光正好照在老爷子的背上,而我则迎着冬日里温柔的阳光,眯着眼看老爷子那对呈明显8点20的眉毛,跟着他穿行在时光村落里的往事中。
老爷子说现在喜欢回忆,即使过去很痛苦,现在想起来也很有意思,隔了半辈子,有些事情还是想不通,但一样有意思。
采访中间,有清华学生过来要签名,老爷子很兴奋,亲笔提上"清华名校,仰望已久"。清华西园让老爷子的眼睛朦胧了,那里是他和老伴新婚时的居所,除了一个“清华名校”的梦,还代表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李丁天性乐观爱聊天,人称“话痨”,没想到偏遇上绰号“闷葫芦”的贾九霄,两人还两情相悦,结为连理,且一过就是50年。
那是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李丁第一次见到贾九霄时,是看她演的一个小歌剧《卖糖姑娘》。当时的贾九霄是一个农村来的乡下丫头,漂亮之外,带着股乡野特有的纯真气息,就像《我的父亲母亲》中的章子怡,像一朵沾着露水的野花。台下看戏的李丁一下子就被迷住了。“是我追她。还耍了点小手腕。”对于当初的相爱,李丁直言不讳而又简单明了。
贾九霄,当年那个纯真的小姑娘,回忆起自己的青春岁月时,她说:“有些问题,我说不清楚,但是我感到他确实挺可爱,挺招人喜欢,也很幽默。许多地儿没他不热闹。”许多人都这样形容李丁,跟他过一辈子,最后不是老死的,是乐死的。当时贾九霄也是这样想,跟这么一个人过一辈子,那太愉快了!
基于李丁“话痨”而贾九霄“闷葫芦”的矛盾,李丁平常没事就瞎捉摸:要是碰见一个女的,跟他似的“话痨”,行吗?后来一想,不行!还是九霄合他的心。于是,李丁就告诉九霄:“我说,九霄,我计算了一下,您一天说话,最多平均三句。这三句话里头,有时候还包括‘啊’。”
别人笑话李丁:这不是和一个聋哑人生活在一块吗?李丁一本正经:我习惯了。她如果不这样,我还挺别扭,这也是她吸引我的地方。
年轻时,喜欢帮助漂亮姑娘
老爷子是个相当率真的人,对年轻时的“花”,一点都不避讳。“我年轻时也花,喜欢漂亮女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之长情嘛。再说食色性也,但只要发乎情,止乎礼,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
我问他“年轻时是否喜欢帮助漂亮姑娘”,李丁承认:“是啊,现在也是,比方说你今天叫我来,我就来了。”
因为李丁总喜欢跟女孩子在一块,这让九霄极为烦恼,心里别别扭扭,嘴上又说不出来。于是就有了一场闹剧。
这天,九霄说什么也不理李丁了。李丁问:“哎,九霄,你这个星期怎么了?你心里有事呀?”九霄低着头,就是不说话。最后,急得李丁没了主意,也没了脾气:“我说,贾九霄,咱别摇头不算点头算行不行?”
即使这样,九霄就是不说话,最后还哭了。“你别哭啊,怎么了?你倒是告诉我,我不对,我改。”正说着,来了一个解放军:“哎,怎么回事?”李丁挺镇静:“我们是一个团的,没事儿,我们俩儿在这儿谈……在谈话。”
解放军不放心:“女同志怎么哭了?”这时,李丁也一脸的哭丧相:“她怎么哭了?我也说不清楚了。”解放军马上严肃起来:“跟我走吧。”一番审查之后,解放军给李丁团里打了电话,这才放他们回去。
对于如何化解这个矛盾,李丁的原则是:老老实实交待。“结婚时,我老伴是很漂亮,可她生了孩子,身材不像原先那样,人邋遢了,连味道都变了,以前是清香的女人味,现在换成小孩的奶味。这时,我再看见一个正值青春的含苞待放的姑娘,心里怎能没有想法,但一想到老婆孩子,就不能不止乎礼了。”
后来,夫人贾九霄因为他的坦诚也明白了:“我过去也痛苦过,别扭过,也闹过,可是本质上爱情没有变。现在都七老八十了,更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而且生活当中,他还没有什么不让我知道的事,这点我绝对相信。另外,我们的感情上虽然有点坎坷,但没有影响到感情。”
老伴为我守候生命的严冬
文革时,李丁由当时的话剧界、影视界公认的“大腕”,一下子变成了右派,不许回家被软禁起来,每天九霄都到李丁的住处去看他。提起往事,李丁仍感动不已,“那时女人们还都不化妆,九霄也不例外,但那段时间,她每次来都要化妆。我躺在小床上,看着她涂口红,我就开始掉眼泪。我知道她是想告诉别人日子照常进行,‘没什么’!可是发生那么大事,你说她能‘没什么’吗?”九霄的坚强成为一种力量,支持着李丁熬过那段难捱岁月。后来,李丁被下放到青海农村去改造,贾九霄也义无返顾地跟着去了。
那时候每天劳动,李丁一出门就把头低下,看着自己的脚。因为这样不用跟人打招呼,“人家看见我,我这低着头了,是吧?”于是,不管干什么活,他都低头看脚下那一点地方。
突然有一天,李丁来到一个叫小桥的地方拉木头,那儿有个市场。因为感觉累了,就放下拉着的架子车。放车时,他下意识地抬起了头,“哎呀!这天这么蓝啊,好久没看见天了!旁边那个卖冰棍的老太太,她多好啊,自由自在地在那儿卖冰棍。”李丁又发现了原来世界的美好,心里一下舒畅了,原来人抬起头来是这么痛快!
回家后,李丁兴奋地跟九霄说:“今天我抬起头……”没等李丁说完,九霄先说话了:“李丁,我怎么觉得你今天又有点趾高气扬了?”第二天,李丁出门,就又把头低下去了,还是看他脚前头的那一点地方。
知夫莫如妻,贾九霄太了解李丁了,一旦面临人生的重大事件,他并不是个坚强的人,甚至有点胆小懦弱,就连李丁也承认自己是个脆弱的人,“有个跟我一起打成右派的女同志,那时别人说我们是‘一条蝇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她比我坚强,自始至终都没承认自己是右派。我就不行,不仅承认,不是我的事都往自已身上揽。”
贾九霄比李丁坚强自信得多。那时,农场的负责人找到九霄,说李丁不适合干文艺工作,将来改造好了,给他换换工作,看大门、扫扫地吧。回家后,贾九霄把那人的话学给李丁听,李丁当时就泄了气。贾九霄却很坚定:“李丁,我不相信他的话,不信你看,早晚我们会回去的。”
两大爱好:开玩笑和模仿秀
李丁挺逗,没事就好开个玩笑,刚开始也找九霄,自己觉得这事儿挺逗的时候,却不料贾九霄一句话就给驳回来了:“李丁,这有什么可笑的?”用相声界的行话讲,把牛头给刨了,她给亮了底了。
有时候,李丁正兴高采烈跟九霄瞎掰:“哎,你知道英达他爱吃什么吗?英达呀,爱吃狗肉。”当其他人都表现出兴趣:“是吗?英达爱吃狗肉?”并且想知道这个秘密时,九霄却一把将李丁拉过去:“你瞎说什么呀,谁说英达爱吃狗肉?英达是满族人,怎么能爱吃狗肉呢?”谎言被揭穿之后,李丁特别扭,时间长了,李丁习惯了,也慢慢琢磨起来:应该实事求是。
除了爱说话,李丁的另一爱好是模仿秀。“我好学别人,比方说见了你,我就想学学。”说着,李丁学着我托腮陶醉,状似傻笑的样子,像极了。“以前《梦断紫禁城》剧组,有个化妆师,有时演着演着戏,因为胶水不好,粘的头套、胡子就开了,导演喊停,他就跑过来补胶水,咬着牙,用手指头使劲往上粘头套的那个神情,好玩极了。等休息时,我就给大伙
学他,别人看了都哈哈大笑。后来我的助理就告诉我,你别学他,他太痛苦了。其实我也并无恶意,后来我们成了朋友,他还到我家来看我。”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风风雨雨的日子终于成为了美好的记忆,现在的李丁每天起得很早,吃过自己做的简单的早餐后,8点钟准时去片场拍戏。没事的时候,他看看书,想想往事,日子悠悠地就这么过去了。幸福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在他和老伴的生活中。
但是夫人贾九霄是个闲不住的人,喜欢田园生活,于是他们在京郊买了个小院,种上各种瓜果蔬菜,倒也其乐融融。
如今他们的两个儿子也都事业有成,孙子今年高中毕业,孙女也已经工作了。但对儿子,李丁仍有说不出的内疚。“他们受教育时,正是我被揪出来,最痛苦的时候。他们受我的牵连,遭了不少罪。又受我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耽误了读书。那时我告诉他们:好好劳动,今后要劳动吃饭,别像我一样吃文艺饭。好在儿子们现在都不错,我也就没什么牵挂了。按说不接戏,也会生活无忧,但一是因为我喜欢,二是这样可以保障孙子们生活得更好。”
2002年12月31日,是李丁和老伴的50年金婚纪念日,“本来应该好好纪念一下,但因为老伴不舒服就没过。”看得出,李丁眼里有说不出的遗憾。50年里,他和老伴共同拥有的无数细小珍贵的回忆,犹如一份无价之宝,他多想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将宝贝捧出来,让大家看看,然后告诉老伴:“我这一辈子,有一个贾九霄,已经是太知足了。”
“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年轻,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人生最值得珍惜的乃是那种历尽沧桑始终不渝的伴侣之情。与此相比,最浪漫的风流韵事也只成了过眼烟云。”这句话放在李丁的婚姻生活中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李丁说:“我不瞒任何人,这么大年纪了,我一出去拍戏,只要一想到家,一想到贾九霄,我心里就觉得温暖,心里踏实着呢,这就是你们说的幸福吧。虽然一天也说不上几句话,但还是想跟她说。”如果电视上一播李丁的戏,老伴会仔细地看,然后提意见,末了常以“你不是最好的,有很多优秀的演员”结尾。
李丁认真地说:“她的意思是说,你永远不要翘尾巴。因为我呀,爱感情用事,一下子冲动了,就容易忘乎所以。家里有这么个‘诤友’实在太难得了。”李丁态度可嘉地承认,自己一直被老伴改造着,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但这种‘改造’是心甘情愿的,从这种“改造”中,我尝到了甜头。”
李丁有缺点
李丁想让朋友为自己写传记,但他有一个条件:好坏都要写。我问“你愿意让写缺点吗?”李丁想了想说:“是人都有缺点。但有一点,是人都喜欢听好话,可你别忘了,人家说你好,那是捧你。”
李丁说自己以前可没这么明白,听了批评怎么都不舒服。比如。以前演的电影《女人万岁》,就有报纸批评不好,还说:李丁老师,希望以后这样的电影你不要演。“当时,看了这报道真不好受,就想这片子不是这样,很有意义呀。反正一听不好的,就总找些道理来驳斥人家。”
人过70古来稀,现在的李丁慢慢明白,人无完人,谁都有缺点。为了证明这一点,李丁举了自己一个例子。“比方说我吧,虽然乐于助人,但同时我也很自私,亲戚朋友住到我家,我就很别扭,不高兴,觉得味也不一样,怎么都别扭。在东单住时,我对门那家经常来人,有时一来十几个,睡不下就打地摊。我心想,要是我,绝对不行。”
李丁有妙语:
1,“任何时候都要夹着尾巴做人,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2,有年轻人问“您说什么了,打成右派?”李丁一脸委屈,“我什么也没说呀。”年轻人就不言声地笑,李丁说他能听见对方的“心里独白”:您太客气了,没说什么就把您打成右派了?现在这话说起来像讲笑话,但由此李丁却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让你交待,你不知道交待什么。”
4,“人不是一开始就能堂堂正正做人的,是在各种跟邪恶,特别是跟自己斗争的过程中,才慢慢变得堂堂正正的。”
5,“恩格思说性格冲突产生了故事。可现在的电视剧都是先虚构一个故事,再往里填人物形象,能好看吗?”
文/陶梦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