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田壮壮谈“情”说“爱”
(2010-08-11 15:52:29)
标签:
名人采访谈情说爱文化 |
这是很久以前我对田壮壮的一篇采访,那时,他的《小城之春》正在上映,于是想到以“情感”作为采访的主题。今天,重看这篇稿子,说真的,会脸红,文字稚嫩,但很鲜活,好玩。一个初涉世事的小姑娘和一个老头谈感情,这本身就很有趣,也很怪异。
那天早上,我起得极早,满腹的心思,赶去赴一场跟田壮壮的约会。
我手里捏着一篇他的同班同学刘苗苗写的文章《老哥哥田壮壮》,标题已让人动情,饱含深情的文字里,流动着田壮壮青春的影子,那影子如此生动而充满男性的魅力,勾引我在初春料峭的早晨,一路奔波去追寻那个“传说”中的田壮壮。
我想像着他的神态,再一次重读文章里的一件小事
壮壮爱跟人开玩笑,系里有位教台词课的女老师当时30出头,尚未结婚。一天在教室里,壮壮拍着自己的大腿,对着女老师叫:“ 徐雁老师!过来!让我抱抱你!”在一阵哄笑声中徐雁老师羞得满脸通红。
每次读到里,想像着当时场景,我都会禁不住嘻笑不止。那个年轻的田壮壮怎么会如此动人?那个年华老去的田壮壮,曾经拥有过怎样的壮丽青春?当他的身体慢慢朽去,他的“狂傲”还在吗?我想像不出,惟有追寻。
那茶温润悠香入口绵软,像他给我的第一印象
到了位于北影厂的田壮壮的工作室,9点钟,他已经为亡父扫墓归来,泡好了功夫茶等我。趁他处理公事的当儿,我细细地端详他:线条流畅无棱无角的中庸面孔,两道粗粗的一字眉,平和中透着不羁,满脸的络腮胡子,像核桃的壳,包住了内心的柔软和千折百转。
他的样子与传说中的“狂傲”毫不搭界,声音也松弛亲切,笑起来透着股江湖的豪气。由此我想着:那些狂言,也许只是孩子般的赌气之言,一个会注意到同事衣着的人,一个跟谁说话都特当回事的人,是在心底里拿自己当普通人看的,怎么可能“狂傲”?
我把那篇文章拿给他看,我们谈起了他的学生时代
那时的田壮壮刚上电影学院,每天梦想着找一条通向电影的捷径,便与两个意气相投的同学从宿舍搬出来,“撬”了学校一间多余的房住,想给自己找点“小灶”吃。后来他说电影之路根本没什么捷径。
“生活上很清苦,还好我是带工资上学。班里同学年龄相差很大,文章里提到的徐雁老师比我大3、4岁,是个很平凡而又了不起的老师。对同学,她没有个人好恶;对电影,不强迫你听她的课,只是跟你研究。那时我只是替她着急,那么好一个女人,没人要!就是因为喜欢老师,老师比我们也大不了多少,彼此又随和,才开玩笑。”
女人是“穿堂风“?不会吧?这可能是――那风说的吧
我问田壮壮:“对于有些男人来说,女人是‘穿堂风’,来了就来了,走了也就走了,你认为呢?”
他沉思片刻,狡猾地盯住我问:“女人是‘穿堂风’?不会吧,这可能是――那‘风’说的吧?你想啊,你经过的事怎么可能轻描淡写的说句‘我忘了’就真得忘了。人脑不像电脑,可以删除,事情发生了,就一定会有所改变。”
“那你会让自己陷在情感里面吗?”他很快地答:“当然会啦,那也是很愉快的一件事。”他的嘴角有着莫测的甜蜜笑容,仿佛想起了年轻时的恋情。“爱情和友情,是给人活性的精神寄托。”
“一般来说,爱情的‘惯性’会有多久?”
“不知道,不会太长吧?看你怎么认知了,有的人永远在你心里,但却不能永远跟她在一起。”田壮壮把身子向后仰去,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些。
是啊,有些人咫尺天涯,永远在你心里,却永远不能走到一起。他会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会比他拍的《小城之春》更戏剧更传奇吗?好一阵子,我们都陷在沉思里,我猜测着他的故事,他想着自己的往事。
过日子和情感是两回事,过日子有过日子的好玩
我想,在田壮壮的世界里,电影占了大部分,能给情感留一份位置已属“奢侈”,“过日子”这种事,肯定是他不屑干的。但令我吃惊的是,他对于“过日子”的神往和留恋:“过日子有过日子的好玩,你要陷在另外一种幸福中,我很享受这种生活。”田壮壮的眼神柔似湖水,荡漾着波光。让人不忍打断他的暇想。
“还渴望享受吗?”
他的目光涣散游离着,“不知道。没准。人累了就想休息,但人太复杂了,做为男人来讲,每个时期的精神状态不同,从十几岁到现在,不停的积累经验和历史,经验越多参照物越多,便越难确定今后的事情。
“我想两人最初走到一起时,谁都没想过结尾是什么,它是开放式结局,跟电影不一样,许多因素随时都会使感情失去平衡。有人本事大,能把平衡找回来,有人就没本事了,只好看着它塌了。”
“你让它塌过吗?”
他无奈地说:“我在这方面不行,我情商太低。”
他转而问我:“你怎么对男女之间的事这么感兴趣呀?”我说:“因为你的眼神里有着对爱情的留恋。”
人在生活中其实是找一种快感
有电影学院教授评价田壮壮:不计沉浮,生死由天,达观自如。
田壮壮听了呵呵大笑:“是说我吗? ‘不计沉浮’,是说我会游泳吧?哪里还有什么沉浮?你是来做事的。有多少人的名是虚的呀,人活着还是得踩在地上,好比身上的毛细血管,总不能全摘了,只剩两根主动脉吧?
“生死由天?人一辈子就这两件事,生不由咱们,死50%由自已,一念之差而已。人总有个终结的时候,但应该珍惜生命。前两天看了一片子《弗里达》,里面有句台词:我希望快乐的死去,希望不再回来。我没那么高的境界,只希望――能把自己喜欢的事做完,然后能有一点空余时间使自己的生活、情感更令人满意。
“人在生活中其实是寻找一种快感,做完一件事你会觉得很踏实很舒服。你认识一个人,跟他产生关系,从他身上吸收很多东西,你就有快感呀。”
六面田壮壮:
1、细腻田壮壮:
看到同学刘苗苗的棉裤脚露在单裤外面,他叫住她,弯腰为她把单裤往下拽了拽,然后在她腿上拍一把,大大咧咧地说:“去吧!”
2、悲情田壮壮:
2002年82届同学20年聚首,在同学们的起哄声中,他被叫到台上,一百多双眼睛望着他。一向幽默乐观的田壮壮却出语苍凉:“上次聚会我没来,这次不能不来了,因为下次可能来不了了。”霎时会声一片安静。
3、多情田壮壮
20多年前,一个夏日的黄昏,在去上晚自习的路上,田壮壮轻轻地抚着身旁一个小女生的秀发,喃喃地说:“你的头发像秋天的晚风……”教学楼亮着柔和的灯光,他们正走过一片挂满青苹果的苹果园,那年他26岁。
4、自尊田壮壮:
在部队的时候,曾经有人听说他是田方、于蓝的儿子,开了几十公里的车来看他。可他觉得那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父母的事儿和自己没有关系。
5,坚持者田壮壮:
因为我的口误,无意中说出“大师”两字,惹得他迅速反击:“你才是大师呢?”我反问他:“那你怎么给自己定位?”他想了想说:“《杀家浜》第八场――坚持,算是个电影坚持者。无疑电影是年轻人做的事,可我现在还在做。”
6,幽默田壮壮
小时候,做完功课后,他喜欢一个人到房顶上去。我问他从房上看世界跟在平地上看是否不同。他嘴角向上挑了挑嘟嚷了一句:“只不过视线看得远点而已。”“那你在房上干嘛?只是呆着,还是在房上来回的蹿?”他哈哈大笑:“孩子怎么会找一地呆着?那不成了‘打禅’了?”我再问他:“像猫一样蹿?”他想起我们谈到的“穿堂风”的问题,看着我得意地笑:“不,像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