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沟吴氏宗祠(世德堂)
一、
宗族源流
长吴坝吴氏始祖后伍公(?)于元朝至正年任事议大夫、福建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其先代居于江西省南昌府新吴招宾村,原姓为胡。始祖因战乱辞荣避地,东过濡地而定居,更姓为吴。至今六百余年,繁衍二十五代,人口逾万。子嗣散居海内外。
二、
祠堂掠影
原宗祠位于无为城后新街,虽经修葺,然屡经战火,至解放前业已凋敝,解放后旧址建成自来水厂,从此宗祠湮灭无迹。新祠于2011年9月13日(农历中秋节)奠基,2013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二)竣工。
宗祠坐落于濡东原长坝粮站旧址之上。坐北朝南,面临无为大堤,总占地面积2.7亩,约1760平方米。祠堂三进十九间,主体建筑约为1000平方米。新祠徽派风格,祠前巨狮雄踞,四根石柱玉龙环抱,八根十二米高的不锈钢旗杆上红旗迎风飘扬,象征着吴氏八大房派血脉兴旺。门楣上“吴氏宗祠”四个斗大的金字,金碧辉煌。全祠气宇轩昂,祠门左右墙壁上嵌有龙凤呈祥石雕,神采飞扬。祠门内照壁上书“世德堂”,两边廊柱配有录自宗谱之上的楹联;转过照壁,是二进敬神厅,厅内供奉家神两尊,分别为赵公元帅和周康王,厅内庄严肃穆,香烟缭绕;三进为怀祖殿,殿内供桌上供奉着始祖伍公的牌位,殿上供奉着吴氏列祖列宗的牌位。怀祖殿前有一高为四米的大香炉,香气氤氲。宗祠左右两壁分别绘刻二十四孝图及功德榜、吴氏家规、家训等。祠左建有三间办公用房,房前安装有各种健身器材,供人强身健体,休闲娱乐。
三、文化典故
五世祖法公入国子监上舍,诰封政大夫。浩公因功绩卓著,赐坊名擢秀。
原稿
贵山村吴氏宗祠《世德堂》简介
一、宗祠源流
我长吴坝始祖后伍公于元朝至正年检出仕任事议大夫,福建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其先代居于江西省南昌府新吴招宾村,原姓为胡。始祖因战乱辞荣避地,东过儒地而定居,并更姓为吴。此后,历朝历代均有簪绂之士,德政惠民,累受崇祀,更有五世祖法公入国子监上舍,诰封政大夫。浩公因功绩卓著,赐坊名擢秀。自始祖至今,历时六百余年,繁衍卄五代,人口逾万。子嗣散居全国各地及海外各国。宗祠原地位于无为城后新街清光绪末年(1906年)。虽经修葺,然屡经战火,至解放前业已凋敝,解放后旧址建成自来水厂,从此宗祠湮灭无迹。
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国富民殷为了提高宗族凝聚力,弘扬宗族文化,在组人吴昌木,吴成来、吴咸柱等共同倡议下,于2010年4月10日在长坝吴吴成柱家召开了建祠筹备会,确定了建祠领导机构,成立了办公室,负责建祠工作的具体实施。2011年元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在原长坝粮站内举行了第一次春节茶话会,拉开了建祠捐款工作的帷幕。值得一提的是吴氏族人,无为鸿运集团董事长吴运动出资购置了建祠的全部用地,其余族人也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盛况空前。2011年9月13日(农历中秋节)举行了隆重的建祠奠基典礼。此间族人仍不断捐款捐物。2012年元月25日新祠举行了上梁典礼。2013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初二)举行了新祠竣工典礼。承载着族人心愿的新祠熠熠生辉地展现在族人面前,令族人无不欢欣鼓舞,倍感振奋。
二、祠堂掠影
吴氏宗祠坐落于儒东原长坝粮站旧址之上。坐北朝南,面临无为大堤,总占地面积2.7亩,约1760平方米。祠堂三进十九间,主体建筑约为1000平方米。新祠徽派风格,祠前为巨狮雄踞,四根石柱玉龙环抱,八根十二米高的不锈钢旗杆上红旗迎风飘扬,象征着吴氏八大房派血脉兴旺,远观宗祠,门楣上“吴氏宗祠”四个斗大的金字金碧辉煌,字体遒劲,全祠气宇轩昂,祠门左右墙壁上嵌有龙凤呈祥石雕,神采飞扬。祠门内照壁上书“世德堂”,两边廊柱配有录自宗谱之上的楹联,楹联昭示了我先祖告诫子嗣饮水思源,承继祖德的遗愿,转过照壁,便是二进“敬神厅”,厅内供奉家神两尊,分别为赵公元帅和周康王,厅内庄严肃穆,香烟缭绕。三进为“怀祖殿”。殿内供桌上供奉着始祖伍公的牌位,殿上供奉着吴氏列祖列宗的牌位,以供后世子孙世代祭祀。“怀祖殿”前有一高为四米的大香炉。炉中香气氤氲,更增添了宗祠中肃穆的气氛。宗祠左右两壁分别绘有二十四孝图及功德榜,吴氏家规、家训等。显示了子孙后代从孝为先承规积德、守纪守纲、永葆先辈之懿德,世代传承。祠内24盏纱灯不仅美艳绝伦,而且照得祠内廊柱及装饰金龙华彩四射,美不胜收。祠左建有办公房三间,供平时处理宗族事务及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使用,办公房前安装有各种健身器材,供我族人强身健体,休闲娱乐。
三、宗祠文化典故
吴氏宗祠落以后,我们在原建祠理事会的基础上又或立了“长坝吴氏海内外联谊会”,负责吴氏子嗣回乡祭祀,访亲等事宜。计划续建一个小型停车场,方便远道访亲祭祖者,兴建一个“功德亭”,表彰为建祠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族人。祠内进一步充实内涵,真正把吴氏宗祠建成一座积族人智慧、创造及思想寄托于一体的宏伟殿堂,充实祖德意蕴,充分展示了彪炳千秋的家族文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