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宝宝的需要 -宝宝哭闹时,抱还是不抱? (0-1岁)
(2010-08-09 11:24:23)
标签:
育儿教育信任感宝宝埃里克森 |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第一阶段:信任/不信任(0-1岁)
宝宝第一年的任务就是发展出一种信任感,包括对自己的信任,对他人的信任,以及对周围世界的信任。埃里克森把信任感分为两个部分:对外的信任,相信自己有需要时别人会帮助并满足自己的需要;对内的信任,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和应对各种情况。如果这个任务成功地完成了,宝宝会形成这样一种心理感觉--
觉得这个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宝宝相信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父母会出现并照顾自己。同时宝宝也相信自己有能力让父母帮助自己,比如通过眼泪,微笑,或者哭闹。这时宝宝就和父母形成了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就像是宝宝的“安全窝”,父母在身边的时候宝宝会觉得很安全,很舒适,有勇气去探索世界;当受到惊吓的时候,宝宝会迅速回到父母身边并从中感到安慰。
如果这个任务解决得不好,儿童会缺乏信任感,缺乏信任感会妨碍儿童日后更复杂的心理能力的开发。举个例子,如果在婴儿期没有信任感,以后就很难发展出“同情心”,即不能把自己放到别人的位置上去考虑并体会别人的心境。某些犯罪青少年或者问题儿童在面对自己的破坏行为的时候,毫无悔过或者愧疚之心,有可能源于儿时的基本的需要没有被及时的照顾和满足,就会对自己和他人缺乏一种信任感和依恋情绪,以至于没有能力体会被伤害的人的痛苦。
信任感如此重要,父母如何帮助宝宝培养这种信任感?埃里克森特别提到了母亲在哺乳时与宝宝的亲密接触和互动,以及父母在宝宝哭闹时的即时回应。
- 哺乳的时候宝宝和母亲的亲密的身体拥抱,抚摸,微笑,亲吻,话语就像一种情感滋养品,宝宝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宝宝第一年一个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和妈妈建立起了亲密的依恋,宝宝内心拥有安全感,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而宝宝的安全感的形成来自于妈妈的温暖和关爱,可以说温暖和关爱对宝宝永远不嫌多。在哺乳的时候,尽可能提供一个比较私密的空间,舒服的座椅,也可以放一些舒缓的音乐,让宝宝和妈妈在愉悦安宁中逐渐建立良好的关系。
- 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妈妈应该怎么做呢?有的年轻家长害怕宠坏了孩子,还有的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所以有的时候让宝宝任其哭一段时间,这种做法在埃里克森看来对宝宝的心理健康不利。埃里克森倡导及时的准确的照顾和呵护。因为在宝宝有需要的时候,即时的回应会使得宝宝相信每次自己哭泣的时候,都会有大人赶忙跑来帮助,同时宝宝会相信自己的形为有效果,从而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在每一次宝宝通过各种行为寻求帮助的时候,如果大人能够敏感的发现并且及时准确地满足,这并不是宠坏了孩子,恰恰相反,这样的宝宝内心会坚强,自信,从而为以后独立性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前面提到的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独立性应该在孩子2岁以后,那时孩子才会有能力逐渐懂得。(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