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讲座是一个好讲座?(转载)
(2020-06-09 10:56:26)| 分类: 资源共享 |
什么样的讲座是一个好讲座?
——听罗鸣亮老师盛宴般的讲座有感
一
融真情、很真实、有真效。讲座的导入从现场开始,从主持人开始,整场讲座给人一种深深的带入感,让我们感受到罗老师的用心、用情。如果你想从潜意识里挣脱罗老师思想的缰绳,那么一定是徒劳的。与现场教授、小学数学教师、主持人真诚互动中,深深地感受到他的真情;讲述或播放的教学案例,皆是自己亲身经历,深深地感受到他的真实;对案例一言一行的注释或解读,貌似在心灵里经过了精雕细琢,有教育学的高度,真实的感受他研究的实效性。我们的课堂是否也应如此?课堂教学如果能生活化,能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当今社会、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学生应该就能兴趣盎然,被深深带入了吧?
二“有
每个主讲者有自己的个性,不同个性的人在讲座中表现出来的主讲风格往往不同。如果一堂讲座千人一面,无棱无角,没有批判,就不是一堂好讲座。罗老师自嘲式的幽默风格,需要强大自信来支撑,是建立在广博知识和丰富的阅历基础上,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是很多老师模仿不来的。罗老师针对当前过度追捧名师这一现象,强调为师者,要先做“明”师。其实课堂,何尝不是?对一线教师来说,课堂要追求“明明白白”的课堂,切不可一味模仿名师课堂。
三“有
一堂好讲座要有受众,做到目中有人,要让受众收获满满,罗老师的讲座做到了。
他通过课堂中一些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语言与举止,让我们感受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落细;他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我们体会到艰难晦涩的教学理念如何有效渗透。这些让一线教学教师找到了小学教育高大上的感觉,让大学老师体验到了现代教学理念落地的踏实感。
四
罗老师的讲座魅力还在于它的“新”。他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的表达方式是新的,甚至做到了老腔出新调。如:时间,让孩子去安排;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探索;矛盾,让孩子自己去化解。看到的听到的都会忘记,只有自己体验过的才属于自己。他用的语言、用的案例是最近最新的,有趣好玩,有新意。他的课件也与时俱进,非常精美,有现代感。罗鸣亮老师在讲座中,给一线的数学老师们提出了几条建议:话少些,再少些,省出时间留给学生;问少些,优质些,完整思考留给学生;面广些,多等些,表达机会抛给学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