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有更新博客,一是因为忘记密码,二是因为突然就淡下来,好像过去的10年博客生涯与我无关似的。
在这里,掀开了我人生的新篇章,认识了不少有趣的人,也结交了几个超过10年的朋友,更让我多了选择——读欣赏的博友推荐的书,去懂得生活的博友看过的风景,甚至还去尝了他们推荐的咖啡,吃了他们喜欢的老饭店,甚至还买了一个老瓷器,而那个推荐我淘老瓷的人,却离开了他每天记录的烟火人间。
每次想到他,会微笑,会想起他笔下那些细碎却温馨的场景——他的窗外、漫步的老街、晨练的公园,还有他热爱的绛彩瓷器。不知道他离开以后,他曾时时把玩,或抚或拥或枕的瓷器,去了哪里?他的女儿,会像他那样欣赏瓷器吗?也许,还封在老房子里蒙尘,或是去了新去处,不管在哪,哪怕新主人有多喜欢它们,它们还是会怀念那个沉默、高大、少言的主人吧?
今天突然想到蘸水笔老先生,想到很少与他聊天,想到他曾提到过的武汉过早小吃,突然间就忍不住叹息,我总以为我会与他见面,请他带队沿着他平日里走过的老街,看他怎么淘瓷器,如何鉴别真假与年份,不管哪一个行业,入门容易,但能成为专家却是极难的。可蘸水笔先生是绛彩瓷器里的大腕,就像他曾在影视剧编剧行业也曾灿烂过一样,只是他低调又安静,不肯与这俗世过多纠缠。他总是静悄悄地写着,静悄悄地上街买份青菜,偶尔吃份热干面,慢慢归家,对着台前那一捧细菖蒲微笑。
那时,我常常因为读了一篇令我激动的文章、看了一部令我感动的电影,或是因工作、生活与同事、家人有了冲突而心内不平时冲到这里,写下我的所思所想,像日记,更像对着一个朋友倾吐心声。因为这些记录,让我成长,让我的文笔越来越顺滑;因为被博友的开解,让我成长,对事情有了多方面的认知。多么感恩这个平台,让我一路走来,不再孤单,也不再懦弱。
我开了公众号,也有在报纸杂志投稿,但不管在哪里,唯有这里是我最私人最敞开的空间。缘来缘去,人来人走,但不管接下来会往哪个方向倾斜,这里,我依旧会坚持。
如果没有遇到你,我也还会是我。可能会有点不同,但我依旧会做内心欣赏并向往成为的那个我。
我的公众号:酒食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