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推荐新诗的文章,题目是:成年人的心,多出去走走,才不会硬如铁石。
极认同,对着屏幕不停点头,如果有人坐在对面,说不定我的大拇指都竖起来。昨天听了一声二胡音乐会,妙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开演前二胡名家的讲座。
年轻时不爱听讲座,总觉得浪费时间,路上的时间、等待开讲前的时间,讲座的时间,肯定都有不少是虚掷,不管是谁,名家大家,废话肯定是有的,还不如我买本他的书,或者在家里做家务的时候,开车的时候,坐车的时候听,甚至开会的时候偷偷听一下,不是一心两用,而且充分利用时间。我打小就怕浪费时间,恨不得一心二用,多点收获,可一路走下来才发现,那些浪费的时光,才最让人珍惜。我的成长,多与浪费的时光有关,而那些自以为是的综合利用,多是无益自身成长的。
没去过的城市太多,就像世界之大,我们这一生能去的地方少之又少,但一定会因为某人某事,甚至书里的某一句话,电影里的某一句台词,勾起你的向往,希望有一天前行。
将所有的诗读完,有细微的叹息,我很少读诗了,但偶尔读起来,尤其是遇到好诗,依旧会感动。当年全网热炒余秀华时,我被她的热烈而直白打动,立即买了她的诗集,并四处推广。去年全网热评贾浅浅,我也曾特意找了她的诗集细读,其实有不少好文字,只是网民才不去读,只是人云亦云罢了,人是社会性的人,都有从众心理,别人都在骂,那我也骂,肯定是没错的,法不责众,这是我们社会性的基石。
而听讲座,则是打开一座堵塞的门,在这些年的听讲中,我是受益匪浅的,我知道不同的书,在不同的人阅读后,是不一样的感受,甚至完全相反,因为这些讲座,让我对人性,对社会,对他人有了更全而平实的了解,不冲动,不激动,不反对,理性而客观。这些成长,是点滴累积,也是无数孤独时光的成就。
就像听二胡名字的讲座,我才明白一个专业又高明的老师是怎样教学,怎么培养人才,一首曲子,在不同的人的技法与投入下,是怎样的天差地别。突然就原谅了自己,不管今后多么没用,不会责备自己,由着自己的性子往前走,走一步是一步。人不仅要讲求勤奋,更讲求天份。
一首诗中这样写道:阳光照不见的海底,藏着我前世的鳞片,那个我没云过的城市,是今生无法抵达的故乡,请从一滴蓝泪水里把我认出
还有一首:在你到来之前,它如此空旷,植物寂寞生长,细心照料着云朵和四季,在你到来之前,它与人间不构成关系
而最让我伤感的是这首:今夜我们可以抵达鄜州的月亮,却无法抵达鄜州,在落花的时节,我们只能在餐桌上和孩子们描述那些,曾经可以轻而易举到达的城市
那些以为很容易的事,拎上行李,一踩油门,或者一张机票,就可以海角天涯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
我的公众号:酒食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