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妇,山泉,有点田——这是无数中国文人向往的生活,我不是文人,但我人生最高理想就是有一块田,田不要大,500平方足够。一百平方建楼,不要高,三层。一层是客厅、餐厅与厨房;二楼是孩子的房间,我的房间与一间客房;三楼嘛,当然有小一点,只有一间足够,作为书房,阳台上种上花草。至于楼下,不需要游泳池,只需要一条大理石的小径,其他地方全部种树、种菜,还有养鸡。
一说养鸡,就要被朋友笑。但我喜欢吃肉,喜欢吃水果,喜欢吃青菜,最爱吃的肉就是鸡肉,可好吃的鸡越来越难买,偶尔碰到一次好吃的,下次再找,就未必能遇到。何况多数是来路不明的鸡,虽然九成的鸡都被定位为农家走地鸡,但吃起来全不是那个味儿。吃得久了,真正的走地鸡是什么味道,我竟不记得。
还是四年前,我与朋友去清远游玩,路边停车,叫了三菜一汤,清远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走地鸡是必点的,当然是清蒸,豆腐也是必点的,里面塞了团猪肉鲮鱼馅的,叫做酿豆腐。一个酿字,尽得精华,酿酒、酿豆腐,酿苦瓜,酿辣椒,全是将肉馅塞进去,让菜蔬吸收了肉味,达到彼此灵与肉的统一。初到广东,我就被酿三宝这道菜迷住,所谓的酿三宝,就是酿豆腐、酿苦瓜、酿青椒。最好吃的是酿豆腐,前提是豆腐够嫩够滑,而吃到最后,能够一直喜欢,甚至越来越喜欢的,一定是酿苦瓜。虽然世间一切可酿,唯有酿苦瓜是让你越吃越回味的。入口苦,回味甘,越吃越香。就像人生遇到的磨难,唯有经历得多了,才发现这根本不算什么,最重要的还是苦的本色,要苦的干净,苦的清爽,苦的舒服。就像你爱一个人,哪怕对方不爱你,再苦再累的追逐,只要他给你一个微笑,一切苦难便灰飞烟灭,只觉得吃过的所有苦痛,都是值得的。















鸡是一定要自己养的,一来放心,二来有盼头,三来可以与朋友分享。不用养多,四五十只还是要的,分批来养,一年四季不断,每天睁开眼睛就听得鸡鸣狗叫的,多么安逸,多么满足。
我想种菜,蕃茄是必须种的,大蕃茄、小蕃茄,各种颜色俱全,红的、黄的、绿的、黑的,每天摘几粒,用来配沙拉,人生何其丰满。茄子、辣椒、豆角、黄瓜与菜心、生菜也是要种的,还有向日葵,可以赏花,可以结籽,昨晚我吃着炒瓜子,就想象着自己拥有一片田地时的景象,差点咬到了舌头,实在是这想象太美,美得让人不想醒来。
当然还要种树!果树!荔枝、龙眼、芒果、木瓜、还有柠檬、黄皮与无花果。每个品种都要有,至少两株,这么一想象,好像四百平方米的院子根本不够,但做人不能贪心,500平方已经是我人生想象的极限,再大,连想象都不敢。
一边吃着盒饭,一边想象着未来的庄园,仿佛嘴里的红烧肉也多了清新。做人就是要这样,有点盼头,有点理想,有点追求。于是生活就不止是活着,还有了滋味,有了喜悦。
我的公众号:酒食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