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朋友圈里,都有几个上海朋友,哪怕不熟悉,或者不太认识,只是因为一面之缘,互相工作关系,就加了微信,从此你们联系不多。多数都是在朋友圈里看到对方的工作、生活。总之,是介于朋友与陌生人之间的角色。当然,还有一些,是过去的同学、同事,甚至亲人,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你便觉得上海,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更不是一个冰冷的城市。
那年世博会,我与朋友一起去上海参观,各个场馆排队都是人山人海,在我最想参观的法国馆前,至少有两百人在排队,人群一点一点向前移动,暴走了一天的我实在撑不住,半蹲在队伍中缓缓向前,身后排队的是位上海阿姨,说是阿姨,看起来并不大,最多只有六十岁,可灵活的身姿,轻快的笑声,更像是少女。见我累得实在是有碍形象,把一边排队一边坐着的小板凳让给我坐,我不肯,她说是尽地主之谊,她是上海人,可以经常来参观,你们远来是之客,难得来一次,可别累坏了。就因为这朴实的话语,让我对一向要求严苛,凡事讲究的上海人多了好印象。
但凡你喜欢一个城市,一定是因为喜欢那个城市的人,或者是因为某个人。风景好的地方多了去,唯有那些让我喜欢的人生活的地方,才让人怀念惦记。然而这几天,上海朋友们不停地吐槽,为自己心心念念,热爱贪嗔的城市而叹息。我不敢再发吃的喝的在朋友圈,觉得对上海朋友是最大的恶意。怎么可以在他们饥饿的时候,我还来发美食呢。
可一想到这样的惨痛,不知道何时也可能会发生在我身上,便打定主意,必须吃好喝好,享受当下。








著力即差!
昨晚与朋友讨论苏东坡,说起他的生平,他的求职路,他的颠沛流离,几乎半生都在贬谪之路上奔波。看着他的行走轨迹,不仅是中国最好山水的导览图,也是中国美食地图的发展史。有时候不明白,就是这样一个人,简单地将中国的文人历史进行断代,甚至一个时代的终节,他的心底,会有茫然吧!
今天晚上看到一个视频,台湾女教授讲起婚姻的真相,“男人没有女人,就是没有了乐趣,而更多的是没有了生趣,所以已婚的男人比较长寿,可已婚的男人比较想去死,觉得人生乏味。
女人总期待男生改变,而男人总期待女人不要变,永远是初见时的少女,可女人走着走着就成了半老徐娘,所以男人女人总对对方失望。据统计,现在每五分钟就有一对曾经的恩爱夫妻离婚,而一对七下多岁的老人,为什么没有离婚?七十多岁的老妇人说,我那个时代的人,用坏一样东西,从来没想过丢掉,而是不断地去修补。
可如今的你,愿意改变吗?
不,我们只想做自己。

我的公众号:酒食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