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参加了一场读书分享会,我是主讲嘉宾。
其实这十年,我的阅读量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每况愈下,但比其他人还是算多的。2020年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是4.7本,比2019的4.65本有增长,城镇成年居民的阅读是5.54本,我每年至少20本,绝对算是高的。当然这是与多数人比,比我那几个爱读书、文化水平高的朋友少得太多,他们的阅读量都在200本以上,当然没法比,他们多数是专业作家或者是媒体工作人员,不像我,白天杂事一堆,晚上又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喝酒、品茶、插花、收拾家务,反正总是其他更重要的事在等我。
总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看书,总是清晨醒来歪在床头看书,总是趁同事午睡时看书,这些闲杂散碎的时光堆积下来,一年也有不少收获,至少我在读了一些书后,每有感悟,总会记下来,甚至写出文章来回味、纪录并发表,书带给我的,一直是成长与陪伴,让我的心,安静下来,充满力量。
昨天的分享会还蛮成功,因为我没有推荐自己的散文书,而是将自己喜欢的作家一一罗列,还将他们的作品推荐给在场的嘉宾,喜欢闲来打发时间的,读汪曾祺与蔡澜,喜欢思考的读周国平与卢梭、尼采,喜欢在业余时间丰富多彩的,选普洱茶、葡萄酒、威士忌的书,还有柴静的《看见》、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
因为在场的有不少学生,针对小学生写作文提出自己的观点,那就是好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不要平直,而是反常规的提问式,回忆式,内容也要多点反转,起于吐槽,收于温情,我最喜欢的一篇小学生作文是一个日本女孩子写的《我的妈妈是傻瓜》,前大半部分全写着妈妈的傻事,结尾时写自己全家都是傻瓜,但全家人相亲相爱,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不记得原文,但十几年前读到,几次泪目。所有的温情都会打动人,唯有打动人的,才是好作品。
虽然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现在肯听讲座来到现场的人越来越少,自从网络遍布,大家都不愿走出家门,节假日都想吃喝玩乐或宅在家里玩手机。但昨天听讲座的人还不少,尤其是活动结束后,一个妈妈突然加我微信,说她的孩子听了我的讲座,觉得特别好,希望妈妈加我的微信,有什么疑惑与我联系。
感动!所有的辛苦努力,都在这一瞬间得到安慰,哪怕自己并不觉得自己讲得好,分享得投入,但被认可的感觉,真好。
愿阅读的种子不断吸引营养、健康成长,让身边的人在读书中自慰、疗伤、强壮。
京东商场有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