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遍地,家家都有几盒。昨天隔壁的酒店挥泪大甩卖,标价298元的月饼60元就可以买到。不少同事听闻,跑过去拎了几盒回来,当然不是自己吃,全是拿来送人。
我是几年没有买月饼了。以前还会买大班冰皮月饼,燕窝豆沙月饼送人,一来好吃,二来好看,三来谁都知道这个月饼贵。送人,当然要体面过人,否则就失去了送礼的意义。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吃,或者说过于廉价的,怎么好拿来送人?
每到中秋,总会想起苏东坡,他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凡祝福,谁都会想到这一句,尤其是中秋佳节,心有的思恋的得不到的那个人,总要吟出这一句,仿佛就能倾诉了心事似的。
其实这首词是苏东坡写给自己的弟弟苏辙的,不关男女情爱。苏东坡一生朋友无数,但最知心最看重的,却是自己的弟弟苏辙。他在入狱时,以为自己会被杀头,就写给弟弟决命诗——“与君今生为兄弟,又结来世未了因”,好在当时的皇帝大赦天下,苏东坡被贬,但却保住了命。
可是兄弟情深,却很少相聚,七八年才能见上一面,就像现代男女,哪怕组成了家庭,却也会为了更好的将来而两地分居。两地分居自然是有好处的,彼此有新鲜感,没有长期日对夜对后的乏味,可是,夫妻夫妻,如果相隔两地,一年见不上几面,那还做什么夫妻?丈夫的本意就是一丈之内,超过了一丈,可能就是米夫、公里夫、光年夫,到最后可能就成了别人的丈夫。中国人一直有着最现实的基因,哪怕夫妻两地分居,只要赚的钱够多,能够更好地生活,哪怕一家人并不在一起,也觉得是赚了。反正只要有现实利益,距离根本不是事,哪怕生病了、孤独了,一个人忍着,或者找个人临时解决一下,也不算是个事儿。
我一直喜欢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是哪怕生活得苦一点,但一家人要齐齐整整地生活在一起,而不是我难受的时候,我需要鼓励与安慰的时候,连双温暖的手都碰不到。
今天妹妹来家,我拿了几块自己做的月饼给她,她不肯要,说家里月饼太多了,根本没有人吃。我突然想起昨天去抢购的同事,也不知道他们新买的月饼送出去了没有?如果没送出去,自己家人又不肯吃,哪怕是60元一盒,那也是亏了。
你看,我总是斤斤计较,想得太多。买的是赚是亏,关我什么事?偏偏我就喜欢瞎操心。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月饼根本就不是个事,反而家家都有不少月饼,肯吃的人却越来越少。是呀,当年我们贫穷,想多吃点月饼,都得找出一个理由。现在我们拥有的太多,哪怕小山似的摆在面前,你肯吃哪一个味道呢?
恐怕竟没有人喜欢吃呢。
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唯有得不到,或者说很努力才能得到一点点的,才特别让人珍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