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会休息的人,哪怕有个周末,或者节假日,肯定是从早忙到晚,收拾家务、整理房间,挪动阳台上的花草,总要累得精疲力竭,才想起没吃早餐。一般情况下,都是午后过半。
但今天是不同的。昨晚没睡好。本来喝了半瓶红酒,微醺,不,浓醺,洗脸刷牙,就想着上床睡觉,随手拿出一本书,有一眼没一眼地翻,时刻准备在阅读中睡去,没想到一会儿传来点动静,一会儿又有关门声,直折腾到凌晨两点,我的困意如雨后天空般,转成了蓝天白云,门外的动静还没停歇。
气极,想哭。这一年多来,睡眠前所未有的差,有时与天气有关,有时与心情有关,更多的是与身体有关。反正总是多思,哪怕无思,亦是难眠,或者说舍不得睡,只怕睡去,再无机会醒来。
从小我就是一个多思的人,看到父母生病,哪怕只是发烧感冒,我都会联想到生死,又不能说,只能一个人默默流泪。多数是一边哭一边就睡着了,反正从来没有影响到吃与睡,流泪只是过程中的点缀,仿佛掉了泪,伤了心,一切都会好转,一切噩梦就不会发生。自己骗自己,我是一把好手。
前几天读周国平的《爱与孤独》,里面有一句话又让我掉泪。因爱生忧,生爱生怖,因为太爱,所以总把一些最坏的结果与其联系,怕各种意外与不幸降临到自己在乎的人身上,至于自己,哪怕山崩海啸,有什么所谓?只怕自己爱的那个人有一点损失而已。可一而再,再而三的担忧,只会让那个你爱的人以为你在诅咒他。
世上从来没有心意相通的爱人。即使有,也只是有一段时光,用不了三五年,便散了。
对父母的担忧,随着我结婚、生女,渐渐淡了,但担忧依旧,对象换成爱人与孩子,每当他们俩中之一外出,我会怕,怕飞机出事,怕汽车碰撞,怕吃饭拉肚子,怕遇到坏人,尤其是孩子,会不会被人拐卖、奸杀,甚至器官活取卖了去救别人,凡此种种,累得不行。
这几年读了些书,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生出妄念,所以不好的想法都是对家人的诅咒。慢慢好了一点,但还有。有时被孩子气到,会恨不得她马上消失,马上滚蛋,去她任何想去的地方,哪怕此生不再见。。可是恼怒消失,又甜蜜地望着她,总觉得她哪里都好,哪都可亲。爱之深,痛之切,正是本尊。
昨夜,她又是夜半不睡,还不时进出,直到我忍无可忍冲出去追问,请她早点睡,才知道她房间有蚊子,其实没有蚊子,她也不会早睡的。终于睡了,却只睡了三个小时,中间还醒了又醒,我就知道,这终于可以休息的一天算是白费。
果真,这一天,除了发呆,渴睡又睡不着,满屋乱走,什么也没做,没有读书,没有写作,没有运动,没有吃饭。但心情是轻松的。毕竟这无所事事的一天,全是我自己过的。没有任何工作,没有任何打扰,也没有任何陪伴。阳台上一片零乱,这几年乱买花盆,乱买花树,乱得没法看下眼,准备周一买些新花盆,将旧的扔掉。让阳台齐整一点,多点情调。
生而为人,总要对自己好一点,总要让生活过得愉悦一点。
我的生活散文集《饮食男女》点击可采。愿欢喜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