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116期:【课题研究】白琴《一剪梅》教学设计

(2020-06-13 10:14:52)
分类: 课题研究

一剪梅》教学设计

黄陵中学

【设计理念】

1.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成和学习认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能力为基准设计教学。

2.内容是以《一剪梅》等学生熟知的作品为依托,引导学生探讨、理解时代里的李清照以及其作品里的女性意识。

3.尽量创设诗词的意境美,从方方面面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和熏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

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体悟作者生平经历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悟情——品人生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交流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知人论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来初步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吟诵体悟,启发交流、探究讨论、体验感悟、问题探究法。

【教学准备】导学案  多媒体课件  李词精选书法作品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情导入(知人论世)——“知”

师:“穿越千年,与卿一语……”——四十分钟会易安

微视频1:李清照简介

二、课堂授新(吟咏词情)——“读”

师:“云中谁寄锦书来……”——读一封信,念一段情

《一剪梅》的学习交流:

(一)课前自学,完成学案

(二)整体感知,自学检测

课堂交流导题:

1、概括一剪梅》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主要的抒情手法?

 眼:               

上片写                                               

下片写                                                

意象有:                                              

  情:                                              

  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找出具体的句子分析)

2、一剪梅佳句鉴赏  

鉴赏方法提示句子翻译;意象分析,意境概括;情感把握;哪个词用的好,为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双关:客观外物主观情感),写作手法(借景抒情、直接抒情;虚实、想象);其他诗词对比分析等等。)

(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哪里吗?

例如“红藕香残是以点带面的写法,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哪两个字用的好?好在哪?本句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

(3)为了消减闲愁,词人又臆想鸿雁能传书信,试描述一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优美意境

(4)“花自飘零水自流”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吗?有什么作用?

(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怎样表露出心心相印的爱情。6“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句好在哪里?

(三)、比较鉴赏,学习手法:

1.李清照写愁的名句 

莫道不消魂,                               。《醉花阴》

只恐双溪舴艋舟,                 。《武陵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这次第,               

2.李煜《相见欢》:“剪不断,         ,是离愁,              

李煜《虞美人》云:“问君能有几多愁,                   

3.秦观《江城子》云:“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4.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5.柳永《雨霖铃》:            ,更那堪,            

6、通过以上对比总结李清照的语言特色                                    

7、总结古代诗人写“愁”用的手法:

     修辞,形象的事物来比愁,使愁苦可触、可视、可感       来渲染愁绪,多个     共同构成抒发愁思的意境直接抒情时或委婉含蓄或热忱真挚,都悲悯感人能引起读者共鸣。

(四)、诗中有意,我来悟情:

1、当“李清照”三个字出现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我知道的李清照)

2、读《一剪梅》,假如你是丈夫赵明诚,你读到了什么?为什么?

三、课堂拓展(以意逆志——“品”

师:“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读你写过的诗,走你走过的路

1、你还知道李清照的其它哪些作品?(课堂拓展)

2、作为封建社会里的女性,李清照有哪些不容易?

四、诗中有意,我来悟情  ——“写”

师:“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致永远的易安

请以读者丈夫赵明诚的身份给李清照写一段话或一封回信。

五、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悟”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给生活里的我们

六、小结课堂,寄语学生:

每个人的生命原本都是一首诗,时光清浅,许你安然。无论是光阴流水还是岁月绵长,突围自我,突围人生。愿你我都能如愿地活着,并且更好地活着。

                                   

本节小结:

1、“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2、“以意逆志”要做到“解读文辞,揣摩情意”、“融入体验,体会情趣”,也就是说:我们在解说诗歌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词义、字义,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

3、“知人论世”除了我们平常理解的“诗人不同,诗风各异”、“ 时代不同,精神迥异”外,更要注意“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诗人一生的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

李词作品选:

一、《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开头七组叠字怎样书写感情的?联系所学过的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修辞作用。

2、与《一剪梅》相比,两词的“愁”相同吗?原因呢?(知人论世)

二、《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七、推荐图书:《李清照词传》  《金石录后续》 

八、板书设计:

左边:  1、作者:   李清照: 不容易  不简单  不平凡  

                                (封建时代 女性  战乱)

2、作品:

前期——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后期——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右边:  ——悟情——品人生

 第116期:【课题研究】白琴《一剪梅》教学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