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越高黎贡(3)——高黎贡古道

(2010-09-22 16:33:42)
标签:

高黎贡

穿越

腾冲

徒步

云南

旅游

分类: 徒步穿越露营线路攻略

穿越高黎贡(3)——高黎贡古道

                                       穿越死亡谷

    2009年1月25日,大年初一,早上六点多钟,我们就起床做好准备。天,黑沉沉的,但是温度很高,估计山上不会下雪。我们计划从鱼塘村出发,徒步经过百花岭、汉龙寨、旧街、黄心树、黄竹河、死亡谷,在海拔3250米的南斋公房露营,第二天再徒步下山倒腾冲。其实,我们走的这条“永昌道”是一条马帮行走的古道,道路并不危险,关键是天气问题。如果是不负重徒步,不是遇到大雪,大约十到十二个小时就可以翻越高黎贡。在我们出发之前,来自成都的驴友“风中的天堂鸟”他们一行六人和一名来自昆明的独行侠已经出发了,他们没有带露营装备,准备一天轻装徒步翻越高黎贡。想到是在过年,我们决定将“腐败”进行到底,花两天时间轻装穿越高黎贡。


穿越高黎贡(3)——高黎贡古道

 

    七点多钟,马帮和向导带领我们出发了。刚开始道路很宽,经过一段砂石路,慢慢地进入了泥路,汽车都可以行驶,一点都没有古道的感觉。大约一个多小时后,天空下起了小雨,天气雾蒙蒙的,无缘周边的景色,有点失望。高黎贡地区共有16个少数民族,有“蜀身毒道”的千年古道,还是一个动植物的花园,它丰富的动植物闻名全球。高黎贡的森林中,无数的稀有动物和各种珍稀植物,吸引了动植物爱好者的眼球。据说有2000多种高等级植物,600多种野生动物,例如,羽翅蜂鸣、扭角羚、蜂猴、绿孔雀、白眉长臂猿、孟加拉虎等珍稀保护动物;还有“世界杜鹃花王”——树龄达280多年的大树杜鹃、山茶花、秃杉、银杏、红花木莲等珍稀植物和树种。可惜我们徒步的两天时间里,一直下雨,大雾弥漫整个高黎贡,能见度不超过五十米,所以无缘欣赏到这些美丽的植物和珍奇的动物,不过,却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这部无言的史书,感受“永昌道”远古的魅力。


穿越高黎贡(3)——高黎贡古道

 

大约走两个多小时,向导说我们站的地方就是旧街,环顾左右,就是山上的一块略为宽阔的平地,这里曾经是当年的商品集散地,不过,现在我们已经完全感受不到过去集市的繁华,丛生的杂草掩盖了古驿道,四处一片荒芜,如果不是一块牌子写着旧街两个字,我们无法想象这就是以前的商贸要地。没走多远,雨开始大了,我们拿出来冲锋衣和雨衣穿上,沿着蜿蜒的古道向上爬行。前方看到了几个驴友,那是“天堂”他们的队伍,看来他们背的东西多,走的要慢点。我们的驴友森林人坚持要自己负重徒步,背着一个大背包,走得也十分吃力。从旧街开始,明显有了古道的感觉,古道都是1.5米左右的石阶,四周铺满了厚厚的落叶,翠绿的苔藓布满两旁。在古道厚厚的石板上,常常可以看到深深的蹄印,深达几厘米,要有多少次的践踏才会形成如此之深的蹄印呢?如今它静静地留在那里,盛满了雨水,仿佛让人们透过它去想象古道曾经的繁忙和艰辛。


穿越高黎贡(3)——高黎贡古道

 

    徒步三个小时之后,到了黄心树,从这里到我们的露营地——南斋公房虽然只有4公里左右,但是,这段路程却是最难走的,山的坡度不断升高,蜿蜒曲折,这段路走得十分辛苦。到了黄竹河,我们遇到了从昆明来的一个独自穿越的驴友,原来他是跟“风中的天堂鸟”的队伍徒步的,由于在旧街走错了方向,不得不返回,所以落在了我们的后面,现在才赶上来,加入了我们的队伍,由于他没有带雨衣,他已经浑身湿透。我们在黄竹河一处旧房里面避雨,这房子也好像是以前古道时就有的。这个驴友脱下了湿透的衣服,换上了干衣服,我给他了一件一次性雨衣,穿上避避雨,然后继续上路。走过一座长满青苔的古石桥,看到桥下潺潺流水,这就是有名的历史古迹——黄竹河石拱桥。古朴的石桥,乳白色的溪水,青色的树干和翠绿的树叶,组合成一幅绝美的风景画。其实,除了黄竹河石拱桥之外,高黎贡还有很多历史古迹。例如,怒江双虹桥、江苴古镇、野猪箐木桥、曲石黑鱼河铁索桥、上营桥街江桥、界头顺河木桥等


穿越高黎贡(3)——高黎贡古道

 

穿过一片茂密的森林,突然看见一个路标,写着“死亡谷”,据说底下埋葬了很多侵华日军的尸体,名字看起来有点恐怖,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死亡谷”三个字意味着什么。慢慢地我们就体会到了它的厉害。走了没多远,发现平坦的古道由地面变成了地下的坑道,就像战场的壕沟,有一人多深,宽度仅够一匹马通过,这里光线也很幽暗,我们穿行其中,十分的压抑,仿佛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死亡谷的底部是一些石块砌成稀稀落落的石阶,大部分是土路,间中有一些树干横埋在路底下,好像是防滑用的,谷中两边土壁长满青苔,看来开凿的年代有些久远。从这里开始,一路都是向上攀升,很是消耗体力。明轩体力很好,和昆明的驴友以及马帮走在的最前面,我们四个和向导落在了后面,走一段歇一会。从黄竹河到这里都没有看到水源,好在我们早有准备,带足了水,加上下雨,所以不缺水,如果是夏季就够呛。


穿越高黎贡(3)——高黎贡古道

 

蜿蜒曲折的死亡谷弥漫着大雾,看不到尽头,谷里经常看到裸露在外面的古树根,经过岁月的历练,树根外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皮,既像是树又像是根,粗壮的根部深深扎入在泥土之中,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