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桑巴

标签:
文化 |
分类: 怀念激情拉美 |
桑巴舞被称为巴西的“国舞”。在拉美这个最大的国度,桑巴舞之普及,有这样的说法: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时跳,节假日更跳;在舞台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跳,通宵达旦地跳。每当激越的音乐声起,人们总是激情难抑,不禁摆腿扭腰,跳将起来,如醉如痴,欲罢不能,欲休难止。看着他们如醉如痴,陶醉其中的神情,你一定也逃不出被感染者的行列。
具体说来,桑巴舞是一种集体性的交谊舞蹈,参加者少则几十人,多则上万人。伴随着鼓、锣等打击乐器清脆激越、振奋心脾的节奏,舞者调动身上的每一块肌肉尽情狂欢。桑巴舞的舞步简单,双脚前移后退,身体前俯后仰,左摇右摆。男女舞者成对原地或绕舞场相伴而舞,也可分开来各跳各自的舞步。他们双脚飞快地移动、旋转,据说每分钟达到180拍。男舞者钟情于脚下“功夫”,他们的两脚飞速移动或旋转,做出各种灵巧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女舞者则擅长于扭动腰部、臀部、腹部和胸部,其动作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精彩之处,舞者边唱边舞,狂放不羁却又恰到好处的表演,给人以激情似火的感觉。
节奏明快,充满激情的桑巴舞起源于非洲安哥拉一带原称“森巴”(Semba)的黑人民间舞。“森巴”原是一种激昂的肚皮舞,也就是以上下抖动腹部、摇动臀部为主要特征的舞蹈。十六世纪起,葡萄牙殖民者贩卖非洲黑奴到巴西,随之带来了森巴。被贩卖到种植园里和采矿场的黑奴,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以跳这种家乡舞苦中作乐。
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来自非洲的黑奴及其后裔同来自欧洲各地的白人按触增多,同土著的印第安人逐渐融合。这样,他们的舞蹈也就逐渐吸收了来自欧洲的波希米亚的波尔卡舞、来自古巴的哈巴涅拉舞和巴西当地流行的马克西克歇舞的一些因素,逐渐形成现代的桑巴舞。
如果说,桑巴一词起初仅仅代表的是民间舞蹈和节日,那么二十世纪初出现的新桑巴既指舞蹈,也指音乐。第一支桑巴舞曲是什格尼娅·龚扎噶谱写的“开翼”。这首歌歌词简单,节奏轻快,大家能在街头巷尾自由演唱,因而普及很快。第一支正式登记的桑巴舞曲是埃尔内斯托,多斯·桑托斯为1917年狂欢节谱写的《通过电话讲》。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巴西,由于种族歧视的存在,演唱桑巴是非法的。1932年《体育世界报》组织了第一次桑巴学校游行表演,引起了全社会的轰动。这家报纸在报道中竟这样写道:“从唱盘上了解流氓音乐的观众也许还没有领悟到流氓自己嘴里唱出的舞曲的全部味道”。“表演中所用的乐器我们从未见过。比如硅咔,一个像雪茄烟盒的东西被用作桑巴的‘委任状’,顶得上一个乐队。用他们野人的乐器创造了动人的效果,真正的奇迹。”从此,桑巴由“流氓音乐”变成产生动人效果的“奇迹”,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好评。从此,桑巴经历了由地下到公开,由郊外到市内的演变过程,成为巴西人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桑巴节奏快捷、跳起来激烈,风格独特,具有很强的发泄性。巴西人从小就喜欢跳桑巴,他们跳的桑巴分外自然、潇洒、温馨、令人陶醉。所以有人说桑巴是巴西人的乐舞,是与生俱来、融在巴西人血液里的。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有狂欢节,顾名思义,是平民百姓可以无所顾忌地尽情狂欢的节日,而其中最为著名的狂欢节当数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巴西素有狂欢节之乡的美称。每年2 月举行的狂欢节不仅是巴西最隆重的节日,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节日期间,有数万名身穿华丽服装的桑巴舞学校学员游行表演,伴有盛大的彩车游行,彩带与花絮漫天飞舞,许多参观者也会随着音乐狂舞,其场面之宏大、气氛之热烈堪称世界之最。
2005年的1月,一直被人们看作是里约热内卢狂欢序曲之一的伊帕·内玛海滩游行拉开了本年度里约热内卢狂欢节的序幕。通过电视、网络,我们可以一睹大洋彼岸、充满异域风情的狂欢节盛况。2月21日晚,世界最负盛名的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桑巴舞表演在里约桑巴大道隆重开幕。表演者头上插满五颜六色的羽毛,有的身着古装宽袍,有的系上珠子花环或其他引人注目的装饰,真是珠光宝气,环佩玎玲。而那些风流的混血少女则更是貌压群芳,她们那健美的身躯和婀娜的舞姿令人如痴如醉。
关于狂欢节的起源,民间存在着两种传说。欧洲神话记载了狂欢节的一种起源,相传很久以前,罗马市中心盖在地狱上的石头被入搬开,戴罪的灵魂跑出来,找到了升天之路,由此而流传下来这个欣喜若狂的节日。也有任认为狂欢节起源于原始宗教性节日,是庆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活动。
1840年1月20日,巴西第一个模仿欧洲化妆舞会的狂欢节在里约热内卢的一家旅馆进行。由于这次活动的成功,几年后,创办了狂欢节学会常设波希米亚舞会,既跳波希米亚舞,也跳一种波兰流行舞。从那时起,一些剧院也开始组织狂欢舞会,这是狂欢节开始从泼水泼酒发展到翩翩起舞的重要阶段。非洲桑巴舞曲和舞蹈随大批黑奴入迁巴西后,狂欢节的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桑巴舞成为巴西狂欢节的主角。今天的狂欢节,就是跳着桑巴舞进行的有故事情节的盛大化装舞会,是一年一度的音乐、舞蹈和服装艺术的大展示。
如今的巴西狂欢节,场面宏大,气氛极其热烈,让世界各国旅游者不断啧舌。狂欢节期间,除邮电、交通外,企业、机关、学校一律放锻,整个国家终止一切活动,全力投入这一节日娱乐活动。市民们倾城而出,在大街小巷举行游艺会、化装舞会、露天演出和游行,完全沉浸霍狂欢之中。
每当狂欢节开始时,市长将象征“狂欢之都”的金钥匙交给一个鬼脸国王——狂欢节的象征“莫莫国王”,然后由他宣布狂欢节开幕。主持列队游行仪式。在列队的最前方,是早已选出的美女——狂欢节的皇后,其后跟着的是数以百计的花枝招展翩翩起舞的公主们。紧跟着的是“桑巴舞国王”,以及打扮得光华无比的妙龄女郎,那些身材修长、天姿国色的美女们的风姿,颇得观光者们的青睐。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参加联欢的各桑巴舞学校的游行队伍。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豪华彩车,彩车上有千姿百态的漂亮男女青年,有化装奇特、牛头马面的各色人物,有妖魔鬼怪,有善男信女各类神仙,表演巴西的风土人情、民族特点静巴西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展示出了本校的表演主题并为整个演出队开道。那一辆辆装饰新颖别致的彩车,在光怪陆离的霓虹灯的照耀下,似一条条色彩斑斓的洪流。参加游行的演员翻身穿寄异奢华酶服饰,伴着街音乐,唱着自己学校的歌,跳着活泼动火的桑巴舞,像一片彩云翩然而过。加之雄浑激越的桑巴音乐以及激动人心的鼓乐,形成浑然一体的大型表演场面。欢呼声、鼓乐声、号角声、汽车喇叭声,汇成一股震天撼地的狂欢区。节日活动一连数日,每天都是通宵达旦。人们忘记了一年的紧张和劳累,忘记了周围的世界……
在地域广阔的巴西,狂欢节的表现形式因地而异,并非仅此里约热内卢狂欢节一种。比如米纳靳吉拉斯州的狂欢节,保留了罗马式的私人饮宴形式,庆祝活动中有向群众分发饮料和酒的习俗。南方的圣卡塔琳娜,有法国狂欢节的木偶游行。而巴伊亚州的狂欢节,则是由载着乐队的彩车代替模特儿做队伍的前导,人们簇拥着彩车,在欢乐的气氛中边歌边舞。
巴西狂欢节分为前期狂欢节、狂欢节和后期狂欢节,前期指狂欢节前一两个月,主要是演练和彩排,狂欢节前两周内则是街头狂欢节高潮,全市大约有二十多个团体分别举行街头狂欢节化妆游行,载歌载舞。从狂欢节正式开始,到在桑巴舞场举行桑巴舞大游行,一直到狂欢节那天,大约五天左右时间。后期指从狂欢节那天到其后的那个星期日,在此期间狂欢节评审委员会对各级各个桑巴舞学校的游行表演打分评比,评出名次,本周周末在桑巴舞场举行特级前六名大汇演,为狂欢节压轴。此外,巴西各地在狂欢节期间还流行室内化妆舞会,有的在豪华饭店举行,也都各有一个主题,室内装潢绚丽多彩,参加者的服饰标新立异,人人狂舞狂饮,彻夜狂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