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之都日内瓦

标签:
文化 |
分类: 情致阿尔卑斯山 |
日内瓦(Geneva)坐落在风景如画的莱蒙湖畔,其南、东、西三面都与法国接壤。从地图上看,日内瓦从瑞士的版图上突出来,中间最狭窄的地方只有4公里,许多地方的土地都是和法国所共有的,克万特兰国际机场的一半也是属于法国的。静静的罗纳河穿城而过,湖与河的汇合处,由数座桥梁连接着南北两岸的老城和新城。
从十九世纪后期开始,到瑞士旅行成为了英国贵族们追求的时尚。他们带着随从和财富,首先来到日内瓦,由此成就了瑞士成为一个旅游国家。这使得当时在欧洲已经很有名的经营钟表的商店和经营珠宝、贵金属的商人激增,从而也建立了日内瓦作为商业城市的地位。
莱蒙湖畔远望,可以看见环抱这座城市的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白雪皑皑的群峰——勃朗峰的雪顶,烟波浩淼的莱蒙湖,终年蓄满了高山雪水,清澈如镜。湖中,一把闪光的长剑直冲云天,喷出145米高的银色水柱,然后化为扇形细雨倾泻湖中,这便是具有百年历史的日内瓦人工喷泉。在莱蒙湖游玩,无可避免的会听到茜茜公主遇刺的故事:1898年9月10日,奥地利皇后茜茜从喷泉对面的和平饭店出来乘船游湖,一名意大利无政府主义者为追求轰动效应,用锥子朝茜茜的胸口猛刺了过去。游船在经过喷泉进入莱蒙湖面时,茜茜心脏停止了跳动。几名水手用救生筏的桨做成简易担架将她抬下游船。一代皇后,生得辉煌,死得凄凉。
日内瓦喷泉成为地标景观之后,便引起了跨国公司、大企业和广告商的垂涎。按照市政规定,在每天晚上23点15分正式关闭喷泉后,如果有人提出特殊要求,可以按每小时1200瑞士法郎的价格重新启动喷泉。最近,日内瓦一家钟表企业为搞庆祝活动,照价支付了喷泉“额外”工作的报酬。
可是,骄傲的喷泉可不是什么样的要求都答应的,喷泉也有自己的尊严。不久前,一家世界著名的巧克力公司提出要求,希望通过滤色镜和激光束将白色的喷泉染成同巧克力一样的棕色,得到的回答是“不同意”。还有一家大石油公司提出将喷泉染成蓝色,以取悦下塌在喷泉对面希尔顿饭店的公司总裁,又一次遭到拒绝。市政负责人表示,喷泉是日内瓦的象征,公司拒绝任何带有“盈利性质的租借行为”,不能让喷泉染上铜臭。每年十月份,一些组织和社团为乳腺癌患者举行募捐活动,在这一特殊时期,喷泉破例有一个晚上被“染”成玫瑰色,仅此例外。
丽日晴天,宽阔的莱蒙湖面上碧波荡漾,扬着彩帆的帆船,游船、游艇川流不息,天鹅、海鸥、野鸭成群、游荡嬉戏,生机盎然。莱蒙湖两岸有活水公园、玫瑰公园、英国公园、珍珠公园和植物园,园内古树参天,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游人可以免费到公园散步。湖滨小道两旁绿树浓荫,翠绿草坪中是由鲜花组成各式图案的花坛。湖两岸的宾馆和山丘上鳞次栉比的各式豪华别墅倒映在水中。莱蒙湖的人工美与自然美相映生辉,无以伦比。穿过汝拉山曲折的小路,便到了山顶。越过古老的城墙是威严的圣彼得大教堂。
说到教堂,“加尔文”这个人不可不提。加尔文两次来到日内瓦:第一次,他被日内瓦公民大会驱逐出境。三年后加尔文又回到日内瓦,从此定居在这里。日内瓦成了他的第二祖国,他在这里推行宗教改革,不久,这里便成了反对旧体制人的避难所,于是,日内瓦便出现了卢梭、伏尔泰、拜伦等人的身影。然而,当加尔文成了日内瓦真正的统治者后,他便由一位宗教受难者蜕变为宗教迫害狂。在将近25年的时间里,日内瓦在加尔文的统治下,人们生活在压抑和恐惧里。同时代的塞尔维特是一位伟大的神学家和医学家。他比哈维早半个世纪发现人体血液循环,他对所有的知识领域都充满了好奇的激情,他有着宗教改革的远大志向,他认为自己能超越路德和加尔文。加尔文视塞尔维特为最大的异端、最凶恶的敌人,最终的结局是塞尔维特被加尔文用残酷的火刑慢慢烧烤而死。
好了,加尔文的功过还是留给历史学家来评说。从中世纪到上世纪,由于奉行了“和平、中立”的发展原则,日内瓦逐渐走上了国际化发展之路。UN广场上那座巨大的“三条半腿的凳子”雕塑,便是对和平发展的诠释。雕塑表面上看是纪念每年因为战争而失去肢体的无辜人群,实则是呼唤世界不要战争,人类需要和平。
漫步在城市中间,一会就是一个UN的字样,一会就是一个International,那是向世人表明,日内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际大都市。当然,这个大不是庞大,而是博大。有人戏称“日内瓦不属于瑞士”,这可以从繁多的联合国组织和机构,以及40%的居民是“老外”找到论据。联合国欧洲总部的万国宫坐落在莱芒湖右岸的阿丽亚娜公园内,占地32.6万平方米。建筑装修处处体现“万国”特色。建造大街外部用的是意大利的石灰,华河罗讷河及侏罗山的石灰石,内部用法国、意大利和瑞典产的大理石,地上的棕麻地毯产自菲律宾。各成员国捐献了各种装饰和陈设物品,西班牙名画家保塞·玛利亚·塞特描述的征服战争、歌颂和平的组画最引人注目,美国为纪念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而赠送的浑天仪,征服宇宙纪念碑是由前苏联为纪念其在航天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捐赠的。这里还有德温纳·桑兹为纪念国际儿童年所创作的雕塑及各成员国捐送的松、柏及其他良种树木。
除万国宫外,日内瓦还“定居”着23个国际组织,包括世贸组织、世界红十字协会、世界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国际劳工组织、国际电信联盟等,184个联合国机构,61个政府组织,139个非政府组织。每年大约700个国际性会议在日内瓦这里召开,居住着来自120多个国家的人,差不多有50多个不同的民族,40%的居民是“老外”。由此来看,“日内瓦不属于瑞士”并非空穴来风,它不仅一个国际性的城市,而且具有百川汇集般的博大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