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咖啡

标签:
文化 |
分类: 走近法兰西 |
巴黎有着无处不在的咖啡香。有的街道,街头是咖啡店,街尾还是咖啡店,街的中间还有咖啡屋。巴黎的行人道宽敞,跨门经营似乎是巴黎咖啡店的特色。简易的遮阳棚下,一张或几张圆的或方的小桌,坐在那儿可以一览无遗地看风景。冬季,寒风吹落行道树的叶子,但巴黎人仍喜欢无遮无拦的街头咖啡店,看那巴黎人红彤彤的鼻子,真不知是让寒风的冷吹红,还是让咖啡给染红的。
这样的街头咖啡店,倘若不经意推门而入,说不定能遇到熟人,他们或是教科书中的人物,或是读过的作品的作者。去卢浮宫附近的和平咖啡店,有人就碰到了戴高乐。1944年8月的一天,盟军与法兰西军队从诺曼底登陆光复巴黎,统帅大军的戴高乐将军进入巴黎,在此“痛饮巴黎”的第一杯咖啡。在丁香园咖啡店,海明威在这里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80多年前的一天,漂洋过海的海明威以“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的心情找到这家被绿色的“圣诞树”包围的咖啡店。他要了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但不知这杯咖啡能否温暖那寒冷的心灵,也不知是否是那杯炭烧的咖啡香味,在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刻,海明威又来到这家咖啡店,还是昨天的那个角落,还是昨天的那个座位,还是像昨天那样要了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之后的6个星期间,抑或更多的日子,他总在太阳升起的时刻,要了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继而与那一群迷惘、苦闷的青年人相会。那个座位印上了“海明威之椅”。
在普洛科普咖啡厅,伏尔泰成了座上客。他强调理性和自由,并经常撰文批判专制王权和封建制度。为此,他数度琅珰入狱,后来更避居瑞士。至于思想家卢梭偶尔也会来此品尝咖啡。当年,他与伏尔泰就是在这家咖啡厅初次会面,两人共同使用的一张桌子。
看来,咖啡厅作为公共场所,倒是衍生许多奇妙的景象,不过,咖啡对于作家的创作也发挥催化的功能。例如,小说家巴尔札克便将咖啡当成“秘密的灵药”,以便在创作时精神能够为之亢奋。以他的日常作息而言,傍晚就寝,到了十二点多便起床开始写作,直到隔天下午一点为止。接着,他便出门前往普洛科普咖啡厅喝一杯。然后再到街上购买咖啡豆,究其原因不外乎他每天在家要喝上六十杯,以维持创作力。
他一生的作品除了二十四卷的《人间喜剧》之外,还包括《新闻博物志》、《公务员生理学》和《书信集》。在他笔下亮相的人物各行各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翻云覆雨的阴谋家伏脱冷以及宅心仁厚的毕安训医生。然而,巴尔扎克平日虽有咖啡的助力,以至于著作等身,但过完五十大寿,隔年即撒手西归。相传他在病危之际,深知自己早已荡尽精力,而口中呼唤的是医术精湛的毕安训,可惜这位名医只是他笔下的虚构人物罢了。
据考证,咖啡是在1683年从非洲引进欧洲的。但法国人大规模地把泡咖啡馆当作消遣,应该是从18世纪末开始的。当时正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思想活跃,由于大思想家伏尔泰等人的作用,启蒙运动给老百姓特别是他们中的识文断字、脑筋活络的那一部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兴奋。用哲理、用思辨而不是用暴力制服和控制他人成为时髦;精神的自由和对人自身的看重,使得大家有了思想交流、碰撞和相互学习的需要。——果然,咖啡馆应运而生。当然,那个血腥的革命过程:3天之中有133人被执行死刑,38分钟内曾有21颗人头落地,全国4万人被杀也是在这个时期;那个激进、亢奋的社会环境:人们之间见面不再互称“先生”、“太太”而称“男公民”、“女公民”,也是在这个时期。
咖啡馆也是法式民主的实践地。被称作“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个人”的强人拿破仑,在欧洲战场上披荆斩棘所向无敌,在国内制度建设上也建树颇丰。1804年,《拿破仑民法典》颁布。据史料记载,有关《拿破仑民法典》曾经开过102次讨论会,拿破仑本人曾亲自任主席参加过97次。这里面有没有深受启蒙思想浸润的法国民众在咖啡馆中高谈阔论的功劳?同样是这一年的11月,300多万人投票通过宪法,宣布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民选皇帝,在巴黎圣母院登基。当时的百姓,在咖啡馆中能不对此议论风生侃侃而谈?……
法国有多少名垂青史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在咖啡馆中构思的?多少影响了历史进程和社会变革的思想是在咖啡馆里的闲谈中形成雏形的?多少谈判在咖啡馆中一锤定音?多少旧遇新知在咖啡馆中一见如故?多少阴谋、“阳谋”在咖啡馆中蝇营狗苟欲说还休?多少流言在咖啡馆中捕风捉影欲盖弥朝?当然,还有多少市民在咖啡馆中消磨了时光,多少游客在咖啡馆里体会到了异国的风情?多少误会在咖啡馆中烟消云散,多少爱侣在咖啡馆中情定终身?……
孤芳自赏的可以一杯咖啡坐半天,睹物读人: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盼望艳遇的,则左顾右盼,期待那也许不经意间,却是令人终生难忘的惊鸿一瞥。咖啡馆里可以呼朋唤友指点江山翻江倒海,也可以三两知己浅酌低语云淡风轻。衣冠楚楚的明星巨贾可以来,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也能找到自己觉得舒适的位子。有在咖啡馆中一见钟情的,也有在咖啡馆中一刀两断的。有大学生来这里复习功课,也有刚堕入情网的年轻人在这里给心上人写封情书。至于南来北往的过客,就更随心所欲了:抬头天上共明月,且把他乡当故乡。要是能无线上网,网络时代的咖啡馆就更是绝妙的网上冲浪的好地方了!
客人们谈了国内事情(大选啦、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有关法律要通过啦等等),转而又谈国际大事。法国人最关心的“国际”是自己的欧洲邻居:英国王妃黛安娜死在巴黎塞纳河的桥下已经十几年了,那个有位长寿而且得体老妈的郁闷王储,现在和那个又丑又老的女人搭帮过得怎么样?德国人也已经有了女总理,法国是不是早晚也得出个女总统?要不就又落在德国人后面了。比利时常年没阳光,一出太阳大家就都赶紧出来晒,唯恐错过,哪像我们法国人有个蓝色海岸,天天白花花的大太阳照着!荷兰人还是那么抠门?用过的手纸都要洗过晒过下次再用。瑞士人坐火车不敢在车上睡觉,因为国家太小,一不留神打个州土儿就到法国了。英国饭太赠吃!意大利餐跟我们倒有一拼,可是他们说话声苦太大,老跟吵架似的。再说意大利葡萄酒也不行,一般的太多,上好的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