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计师  请你悠着点

(2011-07-29 11:52:57)
标签:

杂谈

设计师 <wbr> <wbr>请你悠着点

设计切忌囹圄吞枣,急设计,急坏的不一定是你的时间和身体,被急坏的,而是对业主细节生活的关怀。再也慢不下来的设计导致的不仅仅是设计师个人的迷失,更是对业主的粗暴回馈。

当周遭一切都在快速前行时,我们似乎也只有加快自己的脚步才能赶上世界。然而当我们自以为追赶上了世界,殊不知自己的世界早已离自己而去。就像约翰·列侬说的那样:“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与我们背道而驰。”这也是目前设计界“急设计”的最好注解。在整个加速发展的经济链条上,设计师脚下就如安上了齿轮绷上了皮带,疯狂地传输着草稿、3D图、样板间、成品房,也源源不断地传来钞票、车子、房子。然而在输入物质同时,输出的并一定就是价值:本来是在做设计,最后因为忙着做设计而让设计面目全非。

急设计 迷失的不仅是设计师 
更是设计精神

在当前追求高效的社会,任何慢的事物都被认为是低效率的。“慢”可能更多地让人想起无能、愚蠢、贫穷、落伍,遭到人们的摈弃。人们只认同“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现代生活的口号。现代社会公认聪明、有为、富足的人,—定属于那些“与时间赛跑”的人。以“快”为重要特征的工业文化把效益当作社会的根本目的。所以,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不能快速获取利益,我们就开始为之着急。

在设计界,这样的着急显得尤为突出。从进入行业开始,设计师便会被行业性质所带来的光鲜吸引,快速入门,早日成名,迅速致富,设计师们卖力地工作,拼命地赚钱,一个个都穿上了红舞鞋,再也停不下来。

设计师急于奔命在于我们似乎唯有快才能生存。所以,在快速反应的经济体系下,复制再复制、快速移植自身设计风格的 “快”设计方式成了主流,追赶着时间出作品也成了当下设计师的具体工作体现,并成为可考核的效率写进工作手册、公司制度。这看似一切顺理成章,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实际上,再也慢不下来的设计导致的不仅仅是设计师个人的迷失,更是对业主的粗暴回馈。因为急,因为快,作品里少了沉淀与人文关怀,少了对生活形态的思考与研究。
设计师忙于或被迫追赶快节奏的设计,早已忘了设计需要潜心思考。在“急”的设计里没有细节上的打磨,细微人性的观察与体悟,严重忽视了业主的情感与个性需求。设计师及相应公司单方面地追求利润,再也无法为业主带去精雕细琢的作品。

慢设计 无关速度与效率
而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灵魂

现时有一场称为慢设计的运动。非牟利团体慢设计实验室说:“日常生活已变成一种堆积众多经验的杂音,使我们的感觉失效,隔断我们彼此的联击,且损害环境。但是,对世界的深层体验(更有意义地揭示我们与人、地方和事物的关系)要求各种不同的参与速度,尤其是要求有慢速度。”这里的慢,不只是耐力或速度,更不是效率低下,而是深思和熟虑,还有温柔而充满爱意的关照。慢设计的灵感来自其它领域例如食物和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全球性“慢”运动,其涉及的,正是对设计与人、与地方、与事物更深层次的体验。

在阿尔卑斯山谷里,有一条公路上风景很好,路边有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

阿尔卑斯山的管理者希望那些赶路的人们能够驻足流连一会儿,体验一番绝美的景致。因为“快”让人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慢设计的目的也是利用细心的设计使我们放慢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倡导更多地去关注业主的生活形态研究其生活,真正做到对业主的人文关怀。当越来越多设计师为了商业利益或为了使生活更加高效,而孜孜不倦努力的时候,我们忘了,慢设计却是另一种情怀,能帮助人们徜徉于精神生活的世界。这样的设计,显然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精神。

 设计切忌囹圄吞枣,急设计,急坏的不一定是你的时间和身体,被急坏的,更是对业主的生活关怀。

在这条物欲荡荡的急湍之河上,设计师们,还请你得悠着点,小心谨慎对对待设计,才能驶得万年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