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垦自己的“生菜屋”

标签:
房产 |
撰文 王畅
房前有块地,种满了植物,房后有座山,种满了果树。花香四溢,房子四周种满了鲜花。春暖花开时,坐在家里的院子里,闻着花香,享受阳光,面朝碧波湖,耳听山风鸟鸣,生活好不惬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甚是美好,现代人对这样的田园生活也是顶礼膜拜。
这样的居所也不再只是我们的梦想家园。近日,有人开发一种“可持续生活实验室”, 又叫“生菜屋”。 对房屋本身进行了一场改造,让它变成一个“生菜屋”。生菜,象征着农耕生活和农业系统。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自然生态居所的希望。面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和地球有限承载之间的矛盾,他们尝试在都市社区中创造全新的主流生活方式,我们完全可以期待它可以大规模复制,实现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芒果下午茶:
主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嘉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刘新
凡益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王蔚
生菜屋主人牛健
《芒果画报》:“可持续生活实验室”是基于怎样的理念和概念框架展开的?
刘新:“可持续生活实验室”将绿色、健康、低碳的生活理念应用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从而带动更多人关注、理解并参与到可持续生活的实践中。我们项目组原本有个绿色种植实验室的计划,即搭建一个集装箱空间,将有机种植、鱼菜共生、绿色能源技术等等集成在一个系统中,用于健康食物与低碳生活的流动展示和宣传。后来在与牛健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他有个更为完善的计划,一个的“活”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兼顾了科普教育和实验测试两种功能,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我们都在不断学习和积累可持续生活方式的知识和技能。
《芒果画报》:目前国内外可持续设计有一种趋势,即设计师以一种新的角色参与到社会创新的过程中,例如英国伦敦的Capital Growth和中国的CSA农场中,设计师尝试扮演倡议者和协调人的角色,在“生菜屋”项目中,您是如何思考设计师的角色定位的?
刘新: 社会创新的概念非常重要,这是实现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当设计更关注大多数人的福祉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塑造时,社会创新理念与设计方法的结合就显得特别重要。社会创新的实质是充分利用群体的智慧和能量来解决社会问题。
设计师要有一种新的角色定位,即不再以精英主义的态度来指点、规划普罗大众的生活,而是真正融入社会,体察大众需求,作为协调人调动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热情,最终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和美好生活的共建。在这里,设计师的角色没有那么高大上,甚至可能无法形成自己独有的作品,而只是众多创新者的一员,但设计师——由于对人的需求、技术限定、功能性和美感的综合把握,其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芒果画报》:目前集装箱模块房的项目在国内并不多,你觉得未来它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王蔚:早在2009年美国《商业周刊》列举了最有可能改变我们未来10年生活方式的20项重要发明,这些发明现在已现雏形,但是尚未商业化,或者还没有得到推广,不过它们将在未来10年内得以普及和流行,而二手集装箱房当时名列其中第19位,如今转眼间五年的时间过去了集装箱模块房项目依然在全世界发展迅速和成熟如:国内上海的多利农庄就是典范。
《芒果画报》:作为一名技术专家,请介绍一下项目技术系统有怎样的独特性?以及你对种植系统、选取植物都有哪些考虑?
牛健:我经历10年发展起一套参与式社区生态建设方法,它是社会与技术的融合方法,在专业研发支持平台帮助下,在社群条件下,使中国缺少园艺传承、动手能力的主流人群在家与社区中动手享有美好而正确的都市田园生活,居民成为设计、建构、更新全过性的田园生活主体。
花、菜要选病虫少,耐旱涝,适合所以类型的人,保证生手开始就能成功。花,我们主选垂吊天竺葵,在欧洲的阳台、窗台上占到2/3,不同地区有6-12月的花期,花色繁多,叶色油亮,病虫少,耐旱涝,适合所以类型的人。菜,我们主选生菜,全年可种,一个叶能吃一餐,叶色红、绿油亮,病虫少,耐旱涝,适合所以类型的人。
长沙独具生态特色的楼盘盘点:
绿城青竹园:
汇聚了绿城十二年别墅开发的厚重积淀及世界顶级别墅建筑文化精粹,绿城青竹园别墅区坐携风景秀丽的山地高尔夫球场、碧波荡漾的近300亩原生青竹湖水面等稀缺自然条件,形成了规模和档次兼备的大型高尔夫社区,山水灵秀,风景如画。形态多样、种类丰富的别墅,极具艺术品位与文化气息。
天际•凤凰岛:
赤马湖景区常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景色如画。四面环山,湖面狭长,赤马湖水域正北朝南向,常年无东、西侧风,水波不兴。试想一家人居住在这山水环抱,树木葱郁,花草芬芳,气候宜人,湖光山色的半岛上,与这风光旖旎的湖景相映成画,那该是多么惬意的生活啊。
湘江一号:
坐拥城市水系环绕,鲜氧绿肺棋布。创远集团实践生态地产开发理念的巅峰之作,以湘江、鹅羊山为背景巧妙布局,建筑与自然有机融合,项目周边鹅羊山、秀峰山、月亮岛三大城市公园等城市配套呈众星捧月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