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居 心有所依

标签:
房产 |

撰文 王畅
2010年,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776亿,占总人口的13.26%。三分之一人口的老人,意味着超过一半的住宅住着超过半数的老年人,根据住宅过滤的相关理论,至少10%的住宅住着超过80%以上的老人。当“老化住区”遇到“老龄化人口”,如何让老人们老有所依,成了目前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养老服务在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加剧和机构养老供给有限的背景下,成为一种亟需且难以替代的服务。房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往养老游服务延伸的市场前景看好,国家及地方也在不断出台更强有力的支持政策,未来城市住宅区的大数据体系,也将引入到住宅区养老之中。
湖南地产随着发展日趋成熟,养老地产也在慢慢进入。康乃馨国际老年生活示范城和君孝天下赤马湖养老山庄都是目前湖南发展较好的养老地产。本期芒果下午茶,我们请到几位专家来谈谈养老地产的现实意义。
芒果下午茶:
主题:我们的养老地产的现实意义
嘉宾:
王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清华大学住宅与社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彭波:商务部对外贸易研究所副研究员、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于洋:国家电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副处长
话题一:养老地产的兴起
王蔚:在未来的中国老龄化问题必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是对政府、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严峻考验,如何支配好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调配是未来居住养老的关键性问题,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给这些复杂而又繁琐的居住去养老问题带来了一线希望。目前的家庭结构以“421”为主,所以,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在未来将很难延续。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党的十八大会议强调“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精神,住建部在“十二五”规划中也要求“涉老工程建设与改造等方面都须积极应对”,“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条件和社区养老环境”等,为住区及住宅的适老化建设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面对严峻的老龄化现象,如何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当下情况的新的居家养老模式,加快全社会养老服务发展势在必行。
彭波:从经济上说,住进专门的养老机构,或者说购买养老地产,需要相当优越的经济实力,这也不是大多数老年人能够负担得起的。因此,居家养老必然是中国未来养老产业发展的选择。无论从学术研究还是生活常识的角度,在自己家庭中生活的老年人,对生活的主观满意度会高于在养老机构中的同等客观条件的老年人。因此,未来的中国,居家养老必定仍然是社会的主流。养老地产当然有其发展空间,而且不会很小。但是从整体上说,主要的需求仍然来自于居家养老。在此基础上,适合居家养老的各种便宜实用的设施与设备,就显得比较实际,在未来的市场上可能更加容易受到欢迎。
话题二:由于老年群体的特征分化严重以及养老服务与健康医疗存在的各种依赖关系,因此需要怎么样一个基于大数据的软环境平台来合理配置和整合住区的养老服务?
于洋:大数据的特征之一在于采用多领域多维度的全数据集。从电网的角度来说,借助智能电表的东风,电网产生的所有终端每时每刻的用电量数据,既能为电网自身的“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支撑,又能为经济把脉和预测,房地产甚至养老地产提供数据支持。首先是经济方面,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精确地反映在各经济部门的用电量和负荷曲线上,不但能反映宏观经济的总体状况,也能反映结构性的经济状况以及动态的经济情况演变。地产方面,用电量能够直接反映住房空置率等情况,也能反映住户的行为模式。将来,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智能电表的普及,在不远的将来,用电统计数据将为把脉经济状况提供大数据支撑。
王蔚:大卫·芬雷布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的引路人,他指出:“大数据在医疗保健方面前景一片光明”。当前互联网时代发展迅猛,可穿戴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如智能手机,手环或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可以有效地测量人的心率和血压等体征指标。这些设备获取生产的数据不仅能提供有助于医生诊断下药的患者信息,也能为需要大量数据进行研究的科学家提供有用信息。”
话题三:如何优化楼盘的养老服务?
彭波:现在一般人谈起养老,多从物质上着眼,比如说如何满足老人的衣食住行需要,而很少着眼于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但是,从老年人自己的身心健康来说,养心才是最重要的。现代长寿理论明确指出:在对人的一切不利影响中, 最使人短命的就是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现代养老,最重要的是实现“心灵赡养”,成就老人的快乐和心情舒畅,心灵愉悦。
所以,新时代的养老要首先考虑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而不是物质需要。要通过现代心理学理论来体察、分析、诊断老年人的心理追求,尽可能弥补其人生的缺憾,让老人实现最大的和最深层次的快乐、充实和满足。“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但凡是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我们都可以拿过来为我所用,一切以效果说话,一切以目标为导向。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既有自主性的, 也有依赖性的。从人格尊重、成就安心和情感慰藉三个维度才能全面理解和把握“心灵赡养”。
在养心养老工作上,一方面要提升“正能量”,用正能量化解老年人的怨气和失衡感,另一方面给出一些超出其现有思维体系,又能为不同知识层次的老年人所理解、接受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王蔚:美国著名建筑师克里斯多夫.亚历山大曾提出模式这一概念,所谓模式即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基于解决住区养老服务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住宅区养老服务技术体系,将老年群体以及服务信息数据化,细分不同老人的自身状况以及养老需求,通过体系化和模式化养老服务,将其融合到住区的日常生活中去,有效地实现便捷化的养老服务。
长沙养老社区推荐:
康乃馨国际老年生活示范城:
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养生藏品之地。
为打造一流的国际化老年生活示范社区,康乃馨一期已率先投入2亿巨资,建成全国首家二级甲等专业老年病医院、国际老年呵护中心及园林景观。康乃馨二期 10万平米“疗养型公寓”和“养生型住宅”,全品牌精装,顶级科技配置,专为老年人量身定制。康乃馨三期预计总建筑面积达20万平米,打造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端养老别墅区,以“臻于至善、始终完美”的价值观,向老龄化中国提供全新的养老示范蓝本。他们有意打造成全省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环境最美、配套最全、服务最优的国际化老年生活示范城。
君孝天下养老山庄:
它是长沙市民政局批准和主管的市级养老院、由湖南省第一家专业养老服务股份公司湖南君孝天下养老服务股份公司独家投资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养老院。山庄占地210亩,环境幽雅,山水交融,林荫遮日,空气清爽;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既远离了城市喧嚣,又享受着乡村的宁静和安逸与都市的繁华和交通便捷,极为适合老年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