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巴西世界杯是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即将拉开帷幕。这是继1950年巴西世界杯之后世界杯第二次在巴西举行,也是继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之后世界杯第五次在南美洲举行。流火的六月,赛场的战鼓即将擂动,你是否已经满杯驻足,期待一场酣畅淋漓的“世界杯”?

撰文\周宇
世界杯属于两类人的狂欢,一类是真球迷,狂欢模式:熬夜+啤酒+真性情;另一类称为伪球迷,最爱模式:吃肉+打望+啤酒。
是的,无酒不欢的世界杯,似乎每一个人都需要好好干一杯。
世界杯也是“啤酒杯”
足球是最能体现人类的力量和艺术精神的运动,球场上的狂欢艺术。现代足球运动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项运动那么简单。当足球与当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时,就将足球从一份体力活发展上升为一门艺术。而世界杯殿堂则是足球艺术每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集中体现,在世界杯上浓缩着足球艺术的精华。
在这场足球艺术的狂欢中,当然少不了酒的助兴和催情。与啤酒比起来,白酒太烈,沉迷中容易错过精彩的比赛;红酒太雍容,浅酌低唱只适合烛光鬓影。因此,在世界杯里,狂欢的人们只要喷薄着热情的啤酒,放纵无限的激情。
当世界杯成为“啤酒杯”,啤酒主义者抬头——一个非常暧昧又充满想象意味的称谓。一般情况下,它跟某种对于啤酒的狂热态度有关。但更多的时候,它指向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价值观念:泡酒吧、混迹于社交圈、独处或者在狂欢集会上喧泄……啤酒将温和与暴力、宽容与放纵、明朗与颓废、休闲与紧张奇妙地混合在一起。而一个啤酒主义者的最大乐趣,就是在啤酒中体验到了一种游走于这两者之间的自由之乐与洒脱之趣,这与世界杯足球赛似乎是天作之合。
中国的啤酒,据说早在甲骨文里就有记载。酿酒专家朱宝镛先生说:“我国用谷芽酿造醴酒,和巴比伦人用麦芽作啤酒,差不多同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而醴酒,很多人普遍认为就是中国古人酿造的啤酒。
醴,是中国人的原始啤酒。有关它的记载出现于殷商卜辞,而且频繁出现。不过这种酒后来没有被定型为一种产品,可能是它没有打开市场,受利益的驱动,酒家转而去酿造其他品种的酒了。
啤酒在大陆的重现,是清代末期采用国外技术引入国内而兴起。大发展时期则是80年代以后。
150年前,中国没有啤酒,而且也没有“啤”字一说。这个“啤”字其实是根据德语的Bier、法语的Bierd和英语的beer生造出来的。不管它叫什么,啤酒都能把一个男人从没脾气喝到有脾气。看世界杯需要一个出口,怒火与畅快都需要发泄,作为一种必须付出代价的技术手段,最低成本、最低风险同时又最为便捷的,诸酒之中非啤酒莫属。低度的酒精和高度的水分,使啤酒成为一种可供不同酒量的球迷狂饮的“酒”。
一场精彩的世界杯球赛,带给球迷的是活力与激情,而一杯冰爽的啤酒,带给球迷的是享受与快乐。啤酒与世界杯,天作之合。
球至酣处,酒也至酣
每到世界杯期间,全世界酒吧都是人头攒动,节日的氛围热情高涨。啤酒、足球、好友,一个也不能少。球至酣处,酒也至酣处,微醉中感受足球带来的狂热和激情。
足球是生活的一部分,啤酒是足球的一部分,喝酒看球,酒从口中过,球在心中留,这可能也是球佛的最高境界。不过看球的过程中享受啤酒是要有限度的,并不能因为啤酒好喝或者球赛精彩而迷醉自己,如果你看到了几个球的影子在眼前晃动,那你不是球迷反而是酒迷了。
喝酒是足球激情释放的一种辅助方式,更应该是看球的一种方式,它和美丽的足球宝贝、滚烫的泡面,或者卤鸡蛋构成你丰富的看球夜生活。冒泡的啤酒与狂热的世界杯一起构成了这个盛夏的迷恋。
作家狗子在小说《一个啤酒主义者的自白》中说:“我之所以酷爱啤酒并且只喝啤酒的技术原因,就是啤酒可以狂饮。啤酒里面有二氧化碳,进了肚子以后能把气给倒出来。喜欢啤酒,特别是冰啤酒到了肚子里之后和满腔怒火碰撞在一起发出的声音。那种时刻,人感受到了在常规状态下永远无法实现的爽快。”
世界杯就是这样一个从头到脚都满溢着麦香味的名字,很香醇、也很浓烈。世界杯从来就是这般与啤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就像中国人与长城、俄国人和伏特加、西班牙与斗牛一样,分不清谁是主角,但那又怎么样呢?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注定又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啤酒节”,而我们只要开怀畅饮便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