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芒果画报杂志
芒果画报杂志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655
  • 关注人气:6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克己爱人的德性之美

(2013-12-09 10:00:15)

让:克己爱人的德性之美

文/金鹰报刊社社长、总编辑 谷良

你不争,就会被淘汰出局;你不争,就会被打入冷宫;你不争,就会一事无成。

所以,你必须争,你必须抢,你必须夺;所以,如果你生在这个时代,你一定别无选择!

争,是世道人心的游戏规则;争,是整个时代的核心“价值”。

无论你多么慈悲善良,无论你多么仁义心肠,如果,你还想继续活下去,你就必须被迫生活在一种“你争我夺”的行为模式中。

“争”让全人类high到极致,然而,我们究竟争到了什么?

“争”让我们争到了地位,争到了金钱,争到了荣誉,争到了太多太多。

然而,“争”也让我们失去了快乐,失去了平静,失去了人格,甚至失去了德行,失去了健康,乃至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品性与风范。

争,其实未必是万能的灵药,一不小心,还会成为万劫不复的毒药。

争,赢得了社会表象上的进步,带来的却是人性的退化和人心的朽坏。

让我们的“争”暂停一下,聆听一下“让”好吗?

让,一个几乎被所有人都远远抛在脑后的词汇,却是我们这个中华文明最伟大的道德财富之一。

让我们退回去,退到古老的传统文化去寻找智慧,去发现一种德性的光芒与美好!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他的与世不争,是善利万物,也是爱惜自己。退出无尽的争夺,回到清净的人生,我们才会找到生命的原点。

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孔子倡导礼让为国、修身克己,是“仁爱”之道。人之为人,当礼则让,当仁则不让,这是圣人行道的准则。

历史虽已远去,时代虽已大不同,但这些先哲圣贤思悟、践行的处世为人之道与我们并不遥远。如学者刘强所言:儒学可以说就是“人需之学”,而所谓道也可以说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人行之道”。

人们行走于世,如果只有争,没有让,就像没有红绿灯的马路,越争越堵,事故自然不断。让,出自人的理性。现代人如何看“让”,也要学会理性地观看。

让,言之攘也,不是说没有明确的是非,而是出言时多想想别人的感受,同时最要紧的是帮助别人辨识,以消除那些不必要的错误观念。

让,行之不争。不是说凡事都不思进取,而是在做事时先人后己,“厚人自薄谓之让。”这个“让”,再深入地讲,就是舍,就是舍得吃亏,吃亏得福,心安理得。

让,外在体现的是言行的谦让,内在升华的是心灵的辽阔。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在现实功利面前,谁能退一步,谁的境界高一分。

作家阿城,大智慧者,出名甚早,但懂得归零。他,以一种空杯的心态,让自己这根“一寸高的草”继续生长,去挑开河图洛书的认识迷雾。正如他早年间写到的:“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

孙冕之所以不老,因为他懂得取舍。他退则安己,与山水通灵,“回到自己内心里,找到自己的自由王国,你才是自己的国王。”他进则济世,向弱者援手。他,就这样回到细腻的人情味里,有性情,有温情。

生活越是汲汲营营,越是空虚惶恐。在今天这个“你不争就怕没有”的时代语境下,有时退让一步,便能得到心上的“瓦尔登湖”。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谦和、礼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健康发展的永续之道。

学会让,懂得让,享受让。

让我们,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好好相处,温暖共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