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中薇:最后的成功

(2013-02-06 14:52:39)

最后的成功

刘中薇:最后的成功

朋友在台湾是雅马哈(YAMAHA)音乐中心的钢琴老师,这几日她来上海,拜访了雅马哈在上海的总部。

“上海的音乐教室,周末排课竟然是从早排到晚!”她惊讶的说。

“真有这么多家长希望小孩周末还去上课吗?”我怀疑。

“教室里每堂课都是额满的!”她回我。

在台湾,越来越多家庭,周末是Family Day,全家出去玩,让孩子远离教室,而不是再把孩子塞进才艺中心。

听到朋友的回答,不知怎地,我忽然想起前阵子轰动的一本书——《虎妈的战歌》。

作者蔡美儿要求她的女儿练琴的时候不准上厕所,功课要全A,事情做不好就骂她是垃圾。在虎妈严厉的管教下,两个女儿如愿都是音乐高材生,进知名的学校就读,成为母亲认可成功的菁英份子,当然,作者蔡美儿本身也是菁英份子,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

大部分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点”,但是台湾的剧场大师李国修老师却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点”。他认为硬把孩子当陶土,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忽略了爱的教育,结果常常适得其反,毁了孩子的自尊信与自信。

我一直记得国修老师与太太王月的书《一一九父母》中有个小故事,国修老师参加儿子的小学毕业典礼,儿子成绩烂得可以,一张奖状都没拿到,但是当最后唱骊歌的时候,全班四十个人,只有五个落泪,其中一个是他儿子。当别的孩子汲汲营营在成绩表现时,只有他儿子为离别感伤,为此,身为父亲的国修老师感到相当骄傲,因为这个孩子心中有感动、有爱!

前几年,台湾还有一本颇受好评的书-----作家简媜所写《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简媜记录了她带孩子到美国短短游学四个月的震撼,当地的老师开学会给每位学生十二样见面礼,其中有牙签----意味着挑出别人的长处;有橡皮擦-----每个人都会犯错,没关系的;有面纸-----记得为别人擦干眼泪;铜板-----提醒你你是独特而且有价值的。那些无关乎“成绩”的价值熏陶,好比关怀、诚实、友善、幽默、胸怀、想象力,让做母亲的简媜相当惊喜。

这些不同的教育思想,都存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孩子能够又优秀、又快乐、又温暖,那是万幸。一个菁英但冷漠空虚的孩子,跟一个平凡但温暖有爱的孩子,我选择后者。将来我有孩子,他不一定要有名校的光芒,但希望他能够自己发光。他不一定要追逐世俗赞许的价值,但我希望他诚实面对内心的梦想。他不需要是什么大人物,他只需要快乐的做他自己。我不希望他一帆风顺,我希望他越错越勇。与其给他高智商,我但愿上天给他高智慧。

但愿我的孩子找到自己该去的方向,而不是父母、或者社会给他的目标,他快乐、自在,发挥自我天赋,也将温暖传递,能这样就很好。

也许,就像徐志摩的小诗《雪花的快乐》: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漠的幽谷,不去那凄冷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虎妈相当自傲她的孩子卓越优秀,但国修老师也相当欣慰他的孩子有爱、有梦、有关怀。我不评论怎样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功,但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让自己快乐、让别人温暖,这,才是最后的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