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清生:在原始森林中耕读与回归

标签:
杂谈 |
这是一种原始森林的耕读生活,我个人的理想,就是想当个农民。读书、写作、种茶和养蜂,同时还种一些蔬菜,养点鱼,还要鸡、鸭、鹅和猪,现在还想养点羊。余下的时间,研究动植和昆虫,这对我来说,从体力劳动对身体的锻炼,观察知道提升自己的学识。
古清生:在原始森林中耕读与回归
早晨,红嘴蓝鹊趴到玻璃窗上,翅膀扑腾的声音将人从梦中惊醒,一束晨原始森林的晨光从窗子照进来。红嘴蓝鹊勾着头,向屋里面打量,揭被坐起身来,红嘴蓝鹊仍朝屋里打量,直至我站起来拿衣服,它们才拍翅离去。在神农架森林里,有许多的鸟雀和其他的动物,更有无以数计的珍稀植物。
起床洗漱之后,就奔茶园去,拔拔草,或者将在茶叶上牵网的蜘蛛捉了,蛛网除了。有时候,还要将茶树梢上的大叶采掉,大叶多茶树不发芽。河边那片茶园,大约有二亩半,这些劳动由我承担了。其他几片茶树,得请茶工来做。以河边的茶树为参照,他们必须按我的做法来做。劳动二小时以后,回来做饭吃。接下来,上网、读书和写作。
有些程序经常打乱,去茶园还能观察到许多植物。比如紫堇开花、珙桐开花,都要取相机去拍。每年都拍,这样可能出好些的照片。图片积累起来存档,还是这些植物的图片档案。后面出书,图片相当重要。有时候,写作植物时,也需调出图片来仔细观察。
这是一种原始森林的耕读生活,我个人的理想,就是想当个农民。读书、写作、种茶和养蜂,同时还种一些蔬菜,养点鱼,还要鸡、鸭、鹅和猪,现在还想养点羊。余下的时间,研究动植和昆虫,这对我来说,从体力劳动对身体的锻炼,观察知道提升自己的学识。现在已经动笔写作《自然是一个天堂》系列,这是农耕的,身居大自然中的真实体验与感悟。
现在我定位自己的是一个茶农。我希望出品世界最好的茶叶,并且要推出全系列产品。因为爱茶,入骨的爱,所以种茶是首选。2012年往茶园里投入了近40万元,主要是整理茶园,往茶园铺森林腐殖土。红举茶园有两片,共铺了400吨森林腐殖土。茶园铺上森林腐殖土以后,往茶园投入蚯蚓,再种上豆子,这是我对生态茶园的深入研究之后,采取的田羊管理和施肥模式。
实话说,在当下种茶,不往茶园施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就已经登峰造极了。可是,这不够,做高端茶,必须让茶园的土壤活起来,即生态形的土壤,土壤中始终有生物活动,有有机物在转化。但是,要接近自然土壤,过去用菜饼、梅花鹿粪、山羊粪施肥的模式,长久经营面临肥源短缺的问题。去收够这些肥料,也担心污染的可能性。所以,荒山上的森林腐殖最可靠。保持每年施予森林腐殖土,三年来已经发现,它的成效高于常规的施肥,因为茶园整体的土壤改良了。
我最先在神农架只有二亩半茶园,接着一步步扩大,寻找到合适的荒茶园,就租下来。因为只有荒茶园不存在农残。神农架恰好有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移民的茶园可供选择。现在已经有200亩茶园。以后,有好适的荒茶园,符合生态种植,就给收下来,慢慢地整理,因为现在没有农残的土地太珍稀了。所以,见到那种杂树丛生,藤缠草伏的多年无人经管的茶园,我就眼睛发亮。要知道,现代农业技术进入神农架很晚,以前真的如他们说的那样,不知道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尤其除草剂,第一个引进来的人是个茶商。
我改变不了社会,改变不了国家。我想我只能改变自己。从二亩半茶园逐步发展到200亩,通过卖茶、出书的积累,接着还能发展大。也许有一天,能够发展到2000亩。前提是,我能够管保持现在这样的生态种植。因此,茶园改施森林腐殖土,它让我有了发展的可能性。其他作物的种植,我也同样处理。
我的生态产品,产量大不了。我也是希望我的田间管理模式能够影响农民,让大家一起来进行生态种植。现在已经影响到少部分人,至少在红举村,已经打败了烟草种植,因为烟草种植相当毁土地。人的生命与土地直接相关。我们活在土地上,有好的土地,才俺有健康的生命。接下来,我的计划中,还要种植一些药材,比如金银花已经种了一些,它不要好的土地,茶园的边角土地可以充分利用,跟茶无一样的以生态施肥和管理,保持生态药物的品性,也兼顾产品。金银花已经有许多地方人工培植,但是,有一种生态的相当于野生的金银花,我相信它会有市场。因为它有明目的功能,还能为吃牛奶的婴儿清火。总之,我的农耕与生态关联,所有的产品必须达到生态的极致,这或许才是我从事农耕活动的价值。不然,有8亿农民的中国,不必多出我一个农民。将来,我一本本将这些农耕技术与体验都写作出来,以此支撑我的生态文学,或许它可以将我的文学创作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我新近出版的美食系列,就将食材的科、属、种全部写清了,这种百科知识的普及,存在于快乐有趣的阅读活动中,也能表明我的作品的另一种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