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文:真实是文学的生命

最近大家都在谈世界末日,所以我发过一条微博,“世界末日的话题,可以供我们娱乐,也可以供我们反省。今天、明天、后天,日月照常起落,万物照常生息。爱着的人们继续相爱,恨着的人们忘掉仇恨。佛祖、上帝、真主及所有的神灵都同他们的信众同在,直到永远。”我可以把这段话当作2013年的憧憬,同时也当作对过去总结。
我平时没想过拿什么作为座右铭,因为现实常叫人心溃败,我们需要坚守的东西太多。但我经常说一句话:“我可以不说话,但决不说假话;或者说:我可以沉默,但绝不撒谎。”
真实是文学的生命,这是个常识。我的小说能拥有这么多读者,就因为我写得真实,说了真话。但是,文学仅仅有真实是远远不够的。照像机一样的呈现真实生活,不是文学的使命,文学还需要对生活作出思考。
所以,尽管我写作的最原始动机是热爱文学,但走向社会之后,耳闻目睹诸多人和事,自然而然生出想表达的欲望,才开始真正写小说。我看到了这个社会的一切,想将这一切通过文字传递出来,不仅仅只是真实,并且还有思考。
如同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缺失,但也不是价值观缺失,而是缺失正确的价值观。权钱阶层疯狂的财富掠夺和对弱势群体利益的漠视,叫人看到的是一个冷血的社会。残酷的现实不仅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而且叫正确的价值观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应该鼓励的价值观太多了,但都是基本层面的东西,如:爱国、奉献、勤劳,等等。人应该坚持的道德准则很多,我会永远坚持一个字:善。
套用狄更斯的话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客观地说,每个时代都有它的问题,现实是永远需要批判的。一个社会能否容忍批判,这是检验一个社会是否正常的试金石。好比一个人,他是正常和理性的,你就可以批评他,可以同他讲道理;如果他是鲁莽蛮汉,甚至是个流氓,你就不能批评他,不能同他讲道理,他只会对你老拳相向。
所以我想用我的文字来传递一些向上的力量。生活并没有给我太多的乐观,但生活毕竟需要希望。于是我在很多小说的人物身上寄予颇多……我期盼着他们仕途顺畅,然而心里早就知道他的官场命运不会太好。可我最后还是让他有了个看似不错的结局,他意外地被人民代表推上市长位置。我不惜破坏真实逻辑……固执地用所谓艺术真实的经典教义安慰自己,硬着头皮如此写了。我祈望这不仅仅只是艺术真实。还是希望它将成为这个社会的真实。
而小人物的命运,一直是我作品的关注的对象。我一直用诗意与痛感的笔调,展开底层生活叙述,揭示生存压力下的生命尊严与精神坚持。
但是仍有卫道士指责我的小说不健康、不积极、不光明。事实上,一部小说就教坏了一个人,没有那么简单。哪怕真是一部坏小说,也未必就有这么大的功力。一个人读了十几年正经的好书,结果一本坏书就让所有的正面教育归零了,那么所谓的正面教育是否也太脆弱、太虚假?
我也听过不下一百位大学生,不下十几位大学教师说过,大学生快毕业的时候,有些老师会着重推荐学生看看我的小说。我相信,老师的愿望是务实而善良的,他们想让学生通过我的小说了解一下社会,免得走上社会一头雾水,反而陷入恐惧和迷茫。这里体现的是我小说在真实反应生活方面的认识价值,老师并没有想把学生教坏的意思。
事实上,我仅仅希望我能为这个社会做一些贡献,除了反映真实,还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发人们的思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