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乃谦: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2012-11-12 21:47:10)
标签:

杂谈

曹乃谦: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撰文 周凌峰

曹乃谦:到黑夜想你没办法

“白天我想你墙头上爬

到黑夜里想你没办法”

 

    曹乃谦自称是乡巴佬,这位山西作家37岁才开始写作,用土得掉渣的雁北方言,写乡土间那些“简直简”的故事,虚构出超现实的“温家窑”来,一如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和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曹乃谦小说中的那些人物,就鲜活地存在于在温家窑这个冒着莜面味儿的村子里,日出日落,生死于斯。

 

 

“一个真正的乡巴佬”

    2012年10月22日,曹乃谦作品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城隆重举行,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的曹乃谦作品系列共计六种,集中呈现了曹乃谦作品的全貌,出席发布会的,除了曹乃谦和书作责编、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芙蓉》杂志主编龚湘海之外,还有一位重量级嘉宾: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

    1990年代初,正是马悦然偶然“发现”了曹乃谦,随后,马悦然将曹乃谦的作品翻译成瑞典文结集出版——比中文版还早,“一举成名天下闻”,曹乃谦的作品后来被译成英、法、德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为多国读者欣赏、喜爱,因缘际会,正发轫于此。

    多年后,马悦然为曹乃谦的作品作序,用的标题就是“一个真正的乡巴佬”,在马悦然看来,这个“单纯立身在农村里”的作家,“文学艺术成就非常高”,“是当代最优秀的中文作家之一”。他给出了这样的评论:曹乃谦是中国最一流的作家之一,他和李锐、莫言一样都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而今,以书写乡土著称的莫言如人们所愿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和莫言一样用笔墨躬耕的作家曹乃谦,也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曹乃谦的“温家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都是有原型的,都是真实地存在过的。”人物故事质朴至极,没有涂抹、没有修饰,然而,透过这些自然如童山秃石的文字,他对于人性本真的关怀,毫无遮掩地袒露在读者面前,在曹乃谦看来:

“食欲和性欲这两项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欲望,对于晋北地区的某一部分农民来说,曾经是一种何样的状态。我想告诉现今的人们和将来一百年乃至一千年以后的人们,你们的有些同胞你们的有些祖先曾经是这样活着的。”

他创作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呈现这几近惨酷,却又无法回避的真实。

 

 

“命运的安排”

曹乃谦开始写作之前,是一名刑警,而他的写作缘起,竟然是一场赌局:“有个朋友指着我的书橱说,书不少,但有一本你却没有。我说名家代表作我几乎都有了,你说说我缺哪本。他说书名他不知道,作者他知道。我问是谁,他回答说:曹乃谦。”    

曹乃谦当即和朋友打赌,一定要写个小说出来。

连续在本地刊物发表两篇作品之后,朋友继续激他,他终于写出了《温家窑风景》系列的最初几篇,发表在《北京文学》上,著名作家汪曾祺读后连声叫好,从此和曹乃谦成了忘年交,汪曾祺亲自将《温家窑风景》定名为《黑夜里想你没办法》,并用汪曾祺式的语言点评道:

“小说的形式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朴素,一般意义上的单纯,简直就是简直,像北方过年夜会上卖的泥人一样简单。”

其后,曹乃谦三年磨一剑,完成了“温家窑”这一文学乌托邦的构建,并接连写出小说《换梅》、《佛的孤独》、《最后的村庄》,以及散文《你变成狐子我变成狼》,他和马悦然、陈文芬(马悦然夫人,学者)之间的往来邮件,则被结集为《温家窑风景三地书》,从“打赌”开始文学创作,到完成目下的煌煌百万言著作,曹乃谦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那位热血写春秋的壮年刑警,也成了头发花白的三级警督。

回顾自己的创作史,曹乃谦视之为命运的安排:“和朋友打赌打出这么个结果,实在是出乎意料,这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缘’吧,或者也可以叫作‘机遇’。不过,我认为‘缘’也好‘机遇’也好,在她的背后,应该有实力作基础。我很自信我有创作实力,要不,我也就不会和人打赌写什么小说了。”

30多年前,当年轻的曹乃谦带着一群知青入驻雁北农村的北温村,亲历了“照明使用的是煤油灯,炕上铺的是牛皮纸,睡觉盖着烂羊皮。孩子一年四季没鞋穿,两个男人共有一个女人”的极度贫困之后,这种难得的生活经历已经刻入了他的血脉,或许从那一刻开始,这位“穿着警服的农民”,就已经注定要走上创作之路,对于他而言,文学也是个念想,就像他爱唱的“要饭歌”里这两句:

    “白天我想你墙头上爬,

     到黑夜里想你没办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