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爱情范儿
本刊记者/黄秋霞
对赖声川来说,一切东西都是混在一块的:无即是有,出世即入世,佛学即生活,生活即艺术,艺术即市场,事物相互交融,又对立又妥协。婚姻、戏剧、美好生活,甚至他钟爱的篮球,并行不悖。而他和丁乃竺的结合于现代,更是宛如一株水乳交融的爱情艺术标本。
在中国,赖声川是有着“亚洲剧场之翘楚”美誉的戏剧大师;在台湾,丁乃竺被媒体认为是通灵的才气美人。
33年的婚姻,两人过着“白天跟夜晚不分,生活跟工作不分,朋友跟家人也不分,整个人生是同时进行、同时发生”的真空生活。
“在那个年龄能够找到,然后相处就是她,她也觉得就是我,这个‘就是’是很绝对的,很彻底的,没有空间让你去做任何考虑,那样为何不就结婚。”赖声川一脸淡然,笃定道。
“大太太”有大智慧
赖声川:“在生活的表层习惯上,我和丁乃竺是南辕北辙的,可在内心深处,我们却是完全契合的,同样对生命充满好奇与热爱,一直在探寻着人生的意义。”
1972年,就读辅仁大学英语系的赖声川,同事也在台北一家名叫“艾迪亚”餐厅,从事民歌演唱和口琴演奏,玩音乐玩了整整5年。那时候,赖声川的蓝调口琴迷住了不少人,听众包括罗大佑、蔡琴,以及后来成为他太太的丁乃竺。
因生活爱好相似,丁乃竺和赖声川有很多共同的朋友。有天,赖声川的室友邀请丁乃竺到他们租的房间玩。“一进门就看到赖声川在弹吉他,阳光洒在他身上,觉得他好有自己,像活在一个好纯净的世界,有出世的感觉。”
丁乃竺楞住了,赖声川看到她,回头“嗨”了一声,那一刻,仿佛相识已久的老友。两人坐在地上聊天,4个小时过去,也未消除对彼此间的谈兴。于是,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对于赖声川的心意,丁乃竺早已感觉到,但自己年纪比赖声川大这个事实,她心存介意。有次,两人一起去算命,结果出来时,赖声川突然对丁乃竺说我们俩的命好合啊。“我们俩不适合,你太小了”,丁乃竺一口拒绝道。要知道丁乃竺身边的朋友,一向都是比她大很多的,对于和一个比自己还小的男生在一起,她心里始终有些接受不了。
但是,有缘分的两个人,很多时候不用刻意经营,就能自然而然走在一起。有次,看电影散后,赖声川约丁乃竺一起吃面。途中,赖声川说他朋友写了封信给他,然后念给丁乃竺听。细细低语中,丁乃竺突然觉得赖声川其实没那么小,他骨子里天上就有种浪漫的因子。
而在另一方面,赖声川也在做努力。有天,他在报纸上看到一则科学报道,称在婚姻中太太年纪大点,在调查数据中不仅离婚几率低,而且婚姻的幸福度也是最高的。赖声川立马把这篇文章剪下来,并拿给丁乃竺的父亲,“其实她父亲很开明,只是有这样的数据会好点。”
于是,大四一毕业,两人立马结婚。“大四就决定结婚在当时算早,对的就对的,不分年龄。我很清楚我们的心意,我们很幸运,在那个年龄能够找到,然后看到相处就是她,她也觉得就是我,这个‘就是’是很绝对的,很彻底的,没有任何空间让你去做任何考虑,那为何不就结婚。现在回想起来还蛮大胆的,纯情的。”无须其它,一对伉俪佳话形成。
生活是艺术的混搭
赖声川:“我太太也常讲,剧场其实是像个橱窗一样,就是我们平时在生活里面如果有所谓的修行,那到最后是不是透过这个橱窗有机会表达它。”
对于赖声川来讲,任何事情的产生与结果,都是有个来源,这个来源正是来自于自己心中的积累,心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一切。譬如新婚不久,他与丁乃竺在美国端盘子、打工,相扶相持的留学生活。
“那时原本计划用于两人的学费和生活费,至少用两年没问题,但不幸的是,我们的投资出现了失误,钱被骗掉了。”
赖声川开始念叨要打包回国去,“丁乃竺是我认识最勇,最冷静的人。”让赖声川佩服的是,妻子一点都不慌张,立刻想办法解决,最终,在旧金山一个开餐馆的长辈那里,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打工之路。
一开始,在那个高级餐厅,赖声川做只能收盘子的bus
boy,而身为女性的丁乃竺,连做最低端的bus
boy都没资格,只能在前台,帮客人挂衣服。其实,前台工作是最易受气的职位,冬天时,二三十个客人一起出去,都要衣服,如果你手忙脚乱慢一点的话,马上就会挨骂。另一方面,这个职位的小费最多也不会超过一块钱。赖声川明白,妻子甘愿拿最低的工资,主要目的是为了陪他。
一段时间后,为了生活,丁乃竺在柏克莱大学附近找了一些小餐馆,也开始从跑堂做起。期间最高纪录,她同时兼任三份工作,而且在当时她还刚生了小孩。
“我们的朋友,像张小燕,常常开玩笑说,乃竺就是那种火烧了房子都会说‘也好、也好’的人,她真是非常乐观。”正因如此,有人曾形容,在赖声川身上有二分之一的丁乃竺,丁乃竺身上有二分之一的赖声川。正所谓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若干年后,赖声川把留学期间的生活细节,巧妙地嵌入《暗恋桃花源》,在这里面有关暗恋部分,丁乃竺根据她母亲的真实经历创作出了云之凡这个人物,而她正是第一版《暗恋桃花源》女主角云之凡的扮演者。
“我的才华,就是发现了赖声川的才华”。为了赖声川,丁乃竺当了20年的制作人,共同创造了华语戏剧界一次又一次的轰动。
相依为命的生活,成了赖声川日后话剧创作取之不竭的源泉,同时也让他意识,在人生中的任何遭遇、任何经验、任何情绪、任何感受,都有可能会成为创意的材料。
爱是个始终新鲜的字
丁乃竺:“在中国这么蓬勃的状况下,人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周遭改变的环境,这个态度自己可以决定,如果全部放在外面的世界就会失落,其实这个态度你是可以掌握的。”
赖声川和丁乃竺坚信,既然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注定是累世的因,要在此生结果。“只要你把心安静下来,其实能够在这样一个时代里面都是很幸福的。”丁乃竺就是这样被赖声川牵着手,一步步幸福地走到如今的外公外婆生活阶段。
从1985年《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的起步,到1986年《暗恋桃花源》的爆红,之后陆续推出《如梦之梦》、《宝岛一村》《弹琴说爱》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话剧,前进路上,赖声川与丁乃竺牵着的手从未松开过。
套用新加坡剧作家郭宝昆写的话:“白天跟夜晚不分,生活跟工作不分,朋友跟家人也不分,整个人生是同时进行、同时发生”。
在赖声川心中,台湾表演工作坊的主要经营管理者就是妻子丁乃竺。“她做的是挡的动作,我们不会吵架,而是会讨论,那个讨论的现场就是床上,我们就躺着,讨论着下个戏会怎样,很多重要的决定就是这样做,或者在吃早餐的时候,比如用哪个演员定下来,要不要外国去巡演等等,有关大方向我们都会谈得很细。”
“什么是爱。很多人以为爱就是天雷接地火,那其实是畸形的,所以很多人自以为的爱会不得善果。她说,爱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给予,一个是尊重。”信佛的丁乃竺对爱是如此看待,亦是如此行动。
如今已荣升为外公外婆的赖声川夫妇,现在走到外面还会情不自禁地牵手。身边好友爆料,每次赖声川下班回家后,丁乃竺就算还在三楼都会马上跑下来,对赖声川说:“老公,你回来啦!”
这对做了32年夫妻的男女,在生活里,还如热恋般炙热纯真。有次冬天,住在美国的赖声川一回家就直奔火炉旁,为了研究炉火怎样烧,两人谈论了近40多分钟,“明明那么小的一件事情,他们都会觉得很有趣,这就是爱啊。”身边好友感叹道。
在赖声川这段婚姻路途中,爱始终是个新鲜的字眼,不管是前世的缘分,还是今世的情缘,一切都如丁乃竺所说:一个有智慧,有自信,并懂得爱的人,自然会散发出特有的魅力。当你内心足够强大以后,会在心底开出一朵花来……
赖声川的畅快人生:
赖声川的成功之处在于,他总能抛开台湾与内地的文化沟壑,用自己的内功,酿出温暖人心怀的汤药。在接受湖南卫视节目《锋尚之王》的采访时,赖声川妙语连珠。在他的人生里,艺术、生活、爱情乃至运动,都有俯拾即是的智慧在其中。即使对很大众的篮球,他也有一双不同众人的发现的眼睛。
1、Q:最近在忙些什么?
A:《宝岛一村》马上要去美国巡演了,另外一个戏就是《弹琴说爱》,这个戏我是当艺术总监,剧中台湾盲人钢琴家将与其美国钢琴老师边弹琴边解读人生,将在北京巡演。
2、Q:您的戏剧里面,每个人的个性都比较鲜明,您觉得自己是个快乐的人吗?对于快乐你是如何定义?
A:有人把快乐定义为一种短暂地享乐,认为快乐就是我吃到一碗很棒的面,但你吃完后,还留下什么?能不能长期保证你的精神状态是在一种很好很善很爽朗的一种状态。所以在我的话剧《陪你看电视》里有句这样的对话:身在农村的老张看到电视里有条资讯说农村合作社,能让人变成万元户。有天晚上他跟他老婆说:“看,星星。”,然后他说,老婆,你看我们现有了个面摊,也不用成为万元户了。
其实,快乐到底是什么,是钱?钱如果确定能带来幸福,那所有都去挣钱吧。但我们可以确定钱并不是唯一能带来幸福的。
3、Q:一般您的业余爱好是打篮球吧?
A:是的,应该说我每天搞得是创意,其中篮球的团队创意最像我自己的行业,就是舞台剧。我们在台湾有自己的固定的场所和人员,北京也有个球队,叫剧仁队。
在北京,第一次是我召集的,我说各位,你现在都是三十岁左右,你们现在不开始锻炼身体,等过几年,你们会非常后悔。在第一次打的时候,我记得非常清楚,包括像刘烨这些朋友,打不了几分钟,全部都趴在那儿,当然现在他们现在不一样了。
4、Q:篮球对您的生活而言,起着什么作用呢?
A:其实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创意,以及能够保持在工作上的一个状态,其实跟篮球有非常大的关系。我每个星期必须花上3个小时,非常认真地和一群中年人,穿着短裤短袖,在篮球场拼老命地撞啊、跳啊,也会滚在地上啊,流出一身汗,这样为的是什么?这一玩,好像你一个星期的疑惑、烦恼,在这3个小时里完全都会消耗掉。
5、Q:在看球赛时,您是和其它球迷一样,很关注最后的那个结果吗?
A:我看球的经验是比较多,但我看球跟别人不一样。因为我自己是个导演,我从小看球,喜欢看的并不是最后,播的那种灌篮进或者赢啊或怎么,因为我觉得人生也不是这样子看,你要看一个戏跟看一场球,或者像看人生一样。一场好的球,你看看到它怎么精彩,它其实就像一个好戏一样,它有各种的转折,而且这些转折有的是命运,有的是属于个性,就是这个人在这个时候,他必定这样做,而这样做必定是错的。
看球时,大部分人都在看球本身。但其实真正这个故事,是发生在球以外的事情,我们比较没有机会看到这些,但是你慢慢更深入的话,你会发现,球以外,所有人在卡位置,在跑位置,那些才最好看。就像人生一样,这都是一个戏里面的角色,然后你的教练也是另外一种角色。
6、Q:这么一说,篮球在您眼中不仅仅是个球类运动?
A:其实,打篮球不仅仅是打球,如果你跟一个人打过一两次球的话,你就大概知道他是个什么个性的人了。比如刘烨,如果只看球的话,应该是个非常认真地、拼命地,坚持地一个人。在打球人当中,他身高并不是最好,但他永远能抢到一个很好的篮下位置。
像我们这行比较忙,我从三十多岁就开始立志,要锻炼身体。篮球你要尊重它,我愿意说它是有个艺术,五个人对五个人,一个球,那就是简单,但是这个道理就可以玩出无限的一些,微妙的一些东西,是在瞬间会发生的,我觉得爱球的人就会很了解我在说什么。
7、Q:赖导,您对于篮球那么炙热,考虑过排一部有关篮球的戏剧没?
A:我讲一个我很多年的梦想,我周边的人都把它当做是一个荒谬的一个说法,其实是一个歌舞剧,先是,幕起,五十个人在运球,最后投篮,五十球这样“唰唰”地进,这就是第一首歌。那所有的人都说你神经病,这个不可能,做不出来的。我说没关系,这些都先放在我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