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板块精华研报(附股)

标签:
杂谈 |
1:人造肉,第一代国产人造肉将面世,概念股望再起涟漪。
亮点:据媒体报道,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李健实验室团队与植物肉品牌合作研发的中国第一代“人造肉”产品预计9月面市。一家拟与李健团队合作的企业负责人介绍,即将推出的“植物人造肉月饼”仿制老上海鲜肉月饼,已邀请很多老上海市民进行对比测试,大多数品尝者分辨不出二者区别,而其主要原材料来自于大豆蛋白和碗豆蛋白。除了口味与真肉接近,“零胆固醇”也成为另一卖点。
亮点:据媒体报道,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李健实验室团队与植物肉品牌合作研发的中国第一代“人造肉”产品预计9月面市。一家拟与李健团队合作的企业负责人介绍,即将推出的“植物人造肉月饼”仿制老上海鲜肉月饼,已邀请很多老上海市民进行对比测试,大多数品尝者分辨不出二者区别,而其主要原材料来自于大豆蛋白和碗豆蛋白。除了口味与真肉接近,“零胆固醇”也成为另一卖点。
今年5月以来,“人造肉”概念成为国内外资本市场的一大热点。在美股上市的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股价一度暴涨超过200%。
从食品安全方面去考量,植物肉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首先植物蛋白在中国有非常大的规模生产的产业基础,如果能够做到味道和口感与动物肉媲美,将以更少的资源服务更多人口,有益于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
从食品安全方面去考量,植物肉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首先植物蛋白在中国有非常大的规模生产的产业基础,如果能够做到味道和口感与动物肉媲美,将以更少的资源服务更多人口,有益于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
人造肉的量产,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如果仍按照现在的饮食方式尤其是肉制品消费习惯,联合GUO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6亿左右,地球上的肉制品不足以保证将近100亿人口的消费需求。
植物蛋白“效率更高”,其原材料豌豆和大豆供应充足,价格相对低廉,而传统肉制品背后依托的养殖业具有周期性、易受到疫情影响的弊端,成本也更高。根据咨询公司
公司:双塔食品:前期人造肉龙头,国内食用粉丝龙头,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豌豆蛋白生产商之一。
哈高科:子公司及巴彦县50万亩大豆生产基地的现代化大豆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生产分离蛋白、组织蛋白、乳清蛋白、大豆纤维和营养保健食品,同时销售大豆蛋白类产品及食品。

2:农业种植,台风事件发酵,“中国菜都”供给受冲击,蔬果价格短期将波动。
亮点:据媒体报道,8月11日,台风利奇马移出浙江向偏北方向移动
资料显示,寿光别名“中国菜都”,是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该地区在蔬菜种植与交易方面有着重要地位,其中寿光蔬菜指数是全国蔬菜价格走势的“晴雨表”,寿光蔬菜价格走势会对全国蔬菜价格造成一定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18年时寿光曾发生洪水灾情,导致全国多地蔬菜供给紧张,菜价在一个月之内曾大涨近30%。此次寿光再度遇灾,短期对蔬菜价格将具有推动作用,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公司:宏辉果蔬:国内水果蔬菜流通龙头之一,主要产品包括约46个品类的水果、约43个品类的蔬菜以及部分品类的水产品,品种涵盖全国南北及进口的各式特色果蔬;主要合作客户有,永辉超市、百佳、新华都等大型超市;此外公司还是前期贸易摩擦核心标的。
冠农股份:地处新疆,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主营包括果蔬加工等农产品业务,享受财政优惠政策。

3:白糖,极端天气推动供需偏紧,原糖期货迎来大幅反弹。
亮点:受油价上涨及对亚洲糖产区干旱天气的担忧推动,上周五外盘ICE原糖期货迎来大幅反弹上涨,ICE原糖期货10月合约收涨0.46美分,涨幅达4.0%,报收每磅11.89美分。
国内方面,广西白糖现货价更是从6月初5265元/吨涨至5465元/吨,两个月上涨200元/吨。国内外供需偏紧,或带来糖价反转。
具体来看:国外方面,据Unica数据,巴西中南部7月下半月糖产量为247.8万吨,同比下滑5.5%;印度因干旱或减产10%左右,泰国、中国亦出现干旱,19/20榨季全球或产生供需缺口。国内方面,糖经历了超过2年的下滑,国内制糖现金成本在5100元附近形成了国内现货糖价底部,在全球产需缺口已现的情况下,未来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
公司:粤桂股份:公司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制糖企业,公司通过对甘蔗资源进行全面综合开发,形成了独特的制糖造纸循环经济模式。
中粮糖业: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甜菜糖生产商,同时通过定增募资进军南糖,扩大糖业规模。
南宁糖业:公司主营机制糖,旗下并购基金收购英糖在广西境内的4家糖厂,未来这部分资产也存在注入上市公司预期,注入完成后可实现整体食糖产量翻番。

4:券商,周末,监管又向市场释放了一系列提高活跃度的信号。
8月9日,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对《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大幅优化了两融交易机制。具体为:
取消了最低维持担保比例不得低于130%的统一限制,改由证券公司与客户自主约定;
除了现金、股票、债券外,客户可以证券公司认可的其他证券等资产作为补充担保物;
8月19日起,将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数量由950只扩大至1600只,其中沪市新增275只、深市新增375只。标的扩容后,中小板、创业板股票市值占比将大幅提升。
可以说,无论是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的修订,还是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的优化,都有利于帮助券商降低交易成本,直接推动提振市场的活跃度。
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8月7日,证金公司还公告表示,自2019年8月8日起,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80BP。
当前券商行业整体的业绩来看,7月份,受市场交投活跃度下降影响,多数券商尤其是中小券商业绩环比有所下滑。其中,山西证券、财通证券、长江证券的7月净利润环比“缩水”幅度在50%以上。而上述措施的推行也有望重新释放券商业绩。
公司:红塔证券:公司于今年7月5日上市,此前公司表示,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1.84亿元至2.76亿元,增长123.99%至235.99%,公司市值刚过50亿元,弹性充足;
华泰证券:公司6日披露,母公司7月份营收为10.51亿元,净利为3.53亿元,较6月净利3.27亿元环比增长8%,其中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7月净利润为8599.94万元,环比增293.09%,同比增291.72%,公司还是A股首家实现“A+H+G”三地同步上市的企业,国际化布局速度加快,同时也已在行业头部占得一席之地;此外公司表示,2018年每10股现金分红3元,除权日为8月16日;
东方财富:公司为A股第一家正宗“互联网券商”,7月底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5.88%,其中公司两融市占率继续稳步提升,此次融资交易成本的降低,公司也有望直接受益。

5:区块链,区块链真正风口来了,人民银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
亮点:8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介绍,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现在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
据悉,央行数字货币DC/EP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与单层架构相比,双层运营架构既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还有助于化解风险,避免风险过度集中。
此前,央行多次提出要加快数字货币研究。而此次央行不但明确“爆料”数字货币呼之欲出,而且也披露了技术路径。双层运营结构中,商业银行和其他机构也将参与到数字货币业务中来,无疑将进一步扩大相关数字货币产品和技术开发的市场需求。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金融科技的前瞻性发展和布局也将成为金融改革的重要手段,数字货币自然也就成为题中之义。因此,在主管部门格外关注下,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和布局。
公司:新晨科技: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国内信用证业务系统已成功在某商业银行上线。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区块链技术的研发方向及应用领域可以应用在数字货币领域。
奥马电器:公司从2016年初开始研究数字货币及区块链技术,并成立创新小组。与同济大学成立了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产业的应用。此外,公司参与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原型设计。
恒银金融:公司正在着手进行区块链相关技术的研发。
浪子微信:(hlwjr9888)←长按可复制(每天盘中送股、市场解读、热点捕捉、问题解答等等)。
点击此处进入每日股市文字直播解盘(实时解盘、热点捕捉、盘中送股、技术教学等等)。
前一篇:8.9热点捕捉及牛股挖掘
后一篇:8.13热点捕捉及牛股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