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反弹的虚假繁荣在周三暴露无遗,早盘照例低开低走后的反弹,几乎没有太多的效果,此后指数一直在5日均线与10日均线形成的死叉附近做反复震荡,市场整体的重心再度出现回落,而与大盘走弱大相径庭的,是创业板指继续走出反弹行情,这是对于突破30日均线的进一步确认,整体上看,尽管短期大盘失去上升的动力,但整体做多的情绪仍在不断延伸,这为市场个股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机会。
从技术上看,指数挣扎于短期均线上下,而5、10日均线的死叉对于指数带来明显的压力,技术指标MACD中,快慢线由相互粘合转为向下勾头的趋势,首根绿柱的出现也预示着行情的短期走弱,前期大盘在3300点高位的三连阴调整,由于有色板块的搅局而草草收场,而在时间和空间调整都不够充分的前提下,指数的再度回落可以说是对于上周调整的进一步修正,但无论是横盘整固还是回落调整,20、30日均线都将是重要的技术参照。
市场方面,在做多能量的确较为充足的前提下,资金不会轻易退出市场,而对于大蓝筹以及周期性个股出现变现的前提下,退出资金自然会转战中小盘个股去寻找战机,对于未来具有确定性预期公司的挖掘,又无法带来中小创的整体走强,其结果就是资金各自为战,分散投资严重削弱了市场的核心力量,也直接导致了板块快速轮动,热点散乱的市场特点,于是形成了目前市场中主板上升动力削弱,中小创推动力量不足的弱平衡格局。
随着大金融推升行情的谢幕,继任的周期股后期也开始出现一定的分化,本周有色与黑色金属的相对强势与钢铁、采掘、化工、汽车板块的集体走弱形成鲜明的对比,目前周期股成交达近十年高点,从月度周期板块成交额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比值看,8月4日这一数值达到36.95%,为2007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高企的换手水平表明目前市场对周期股的后期走势产生了分歧,较大的涨幅已让资金望而却步,传导至大盘带来压力的明显加大。
在大蓝筹、周期股行情降温的背后,带来的一定是新热点的产生,随着大盘股价值中枢的不断提升以及创业板指的超跌调整,两者差距的拉大也凸显出中小创个股的投资价值,而前期证金首度增持创业板公司爆料之后,中小创个股的机会逐步为资金所关注,创业板指稳步回升以及题材股的有效切换,已经充分说明资金在大盘股收益率预期降低的背景下,转而选择跌幅较大大、长期滞涨的优质股成长股。
就目前来看,资金在大小盘股之间的转换已经有目共睹,但存量资金的场内博弈仍然是结构性行情的持续,对于创业板短期的走强也要区别对待,个股的把握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在选择相关个股时,需在中小创个股不断“分化”的格局中,重点关注已经获得资金青睐的成长股中的优质品种,即盈利模式和成长性较为明确的品种,其中具有真实业绩支撑的超跌股,以及当前热门题材中的龙头股,都是后期值得挖掘的机会所在,当然,我们也不要顾此失彼而忽略了主板中优质标的市场机会。
从技术上看,指数挣扎于短期均线上下,而5、10日均线的死叉对于指数带来明显的压力,技术指标MACD中,快慢线由相互粘合转为向下勾头的趋势,首根绿柱的出现也预示着行情的短期走弱,前期大盘在3300点高位的三连阴调整,由于有色板块的搅局而草草收场,而在时间和空间调整都不够充分的前提下,指数的再度回落可以说是对于上周调整的进一步修正,但无论是横盘整固还是回落调整,20、30日均线都将是重要的技术参照。
市场方面,在做多能量的确较为充足的前提下,资金不会轻易退出市场,而对于大蓝筹以及周期性个股出现变现的前提下,退出资金自然会转战中小盘个股去寻找战机,对于未来具有确定性预期公司的挖掘,又无法带来中小创的整体走强,其结果就是资金各自为战,分散投资严重削弱了市场的核心力量,也直接导致了板块快速轮动,热点散乱的市场特点,于是形成了目前市场中主板上升动力削弱,中小创推动力量不足的弱平衡格局。
随着大金融推升行情的谢幕,继任的周期股后期也开始出现一定的分化,本周有色与黑色金属的相对强势与钢铁、采掘、化工、汽车板块的集体走弱形成鲜明的对比,目前周期股成交达近十年高点,从月度周期板块成交额占全部A股成交额的比值看,8月4日这一数值达到36.95%,为2007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高企的换手水平表明目前市场对周期股的后期走势产生了分歧,较大的涨幅已让资金望而却步,传导至大盘带来压力的明显加大。
在大蓝筹、周期股行情降温的背后,带来的一定是新热点的产生,随着大盘股价值中枢的不断提升以及创业板指的超跌调整,两者差距的拉大也凸显出中小创个股的投资价值,而前期证金首度增持创业板公司爆料之后,中小创个股的机会逐步为资金所关注,创业板指稳步回升以及题材股的有效切换,已经充分说明资金在大盘股收益率预期降低的背景下,转而选择跌幅较大大、长期滞涨的优质股成长股。
就目前来看,资金在大小盘股之间的转换已经有目共睹,但存量资金的场内博弈仍然是结构性行情的持续,对于创业板短期的走强也要区别对待,个股的把握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在选择相关个股时,需在中小创个股不断“分化”的格局中,重点关注已经获得资金青睐的成长股中的优质品种,即盈利模式和成长性较为明确的品种,其中具有真实业绩支撑的超跌股,以及当前热门题材中的龙头股,都是后期值得挖掘的机会所在,当然,我们也不要顾此失彼而忽略了主板中优质标的市场机会。
前一篇:市场进入遍地开花阶段
后一篇:8.11实战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