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市场大幅波动,早盘指数下跌,下午市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快速上涨的带动下小幅反弹,观察发现是短期超跌的旧热点:雄安、次新为首(游资行为明显),以及严重超跌的绩优题材股迎机构抢筹,那么上证指数双底有效之后,创业板的新低之后再回收1727预示着什么,认为,不管是监管、实体经济、市场整体趋势依然不乐观,市场的活水一天比一天少,指数已经失去实际意义,长期的震荡格局不会改变,不管是主板还是创业板,缓跌、阴跌是未来主旋律。
未来市场,本栏对今年的市场没有抱太大期望(不针对个股),潜在的风险首先是杠杆资金,虽然经历了一轮金融去杠杆,但市场中存在的杠杆资金的体量还是比较大,杠杆资金不仅仅包括场外配资、融资融券的融资资金,其实一些分级B、万能险资金等也是非传统意义上的杠杆资金,因为这部分资金本身也具备一定的杠杆性,如果市场调整幅度过大造成此类资金集中离场,其影响不容小视。
从近期的个股表现来看,可以看到市场上产业资本在不停地增持,破净的公司在增多,一批实力资金的左侧交易可以体现绩优、成长股的价值,市场缺少的就是信心,一旦情绪回升,增量资金的进场就会推动此类个股上涨,随着市场不断地下跌,很多错杀的个股已经值得我们去关注了,投资者在未来,坚持价值投资个股仍是重中之重,对指数就不要有过多的期望。
中国投资环境不成熟,股民投资思路需改变!
先说大股东,应该想方设法运营好公司,别整天想着玩概念、并购、重组,拉高股价,再高位套现,低价股增多是市场监管有效的另一面,上市公司忽悠式重组减少了,垃圾股的壳价值也随之失去意义,一些业绩差的公司无法再卖壳,股价自然会下跌,未来市场将出现越来越多的低价股,希望监管部门还要加紧研究退市制度,让A股市场真正能进能出,流动起来,优质公司的股票自然会有买盘,价格也不会太低,茅台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说监管层,周末证监会核发4家企业IPO批文,端午节前一周核发数量为7家,而更早前,今年每周核发数量均维持在10家,不少投资者认为,正是IPO的扩容,给A股市场带来了冲击,一直以来,每当股市大跌,证监会就会采用行政命令、关闭一级市场,一旦股市走好,证监会又会命令“重启IPO”,这样做,不仅是政府对股市涨跌的直接管制与过度干预,而且更为严重、更为糟糕的后果是,它形成了强烈的市场预期与过度依赖,这次的减持新规以及减少IPO明显是有“认错”态度。
本栏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投资者,发现很少有人会长期认真研究上市公司,包括统计持股时间和收益率等,多数人炒股的状态,就是追涨杀跌,就好像一个武者一直都在习武路上,每年能换上多个门派,但一辈子都在拜师学艺的路上,每个门派都会个几招,最终成不了大师,那么在投资的道路上,这样的人永远都是跟风的“韭菜”,找一套适合自己的风格,例如在技术面深入研究或深入研究上市公司等都是打开成功之门的唯一路径。
其实本栏认为,蓝筹是永恒不变的价值投资标的,外资和机构的选股逻辑非常简单,就是低估值高分红,而大多数散户觉得买这些股票挣钱慢,总想挣大钱,挣快钱,整天在次新股,题材股里搏进搏出,和游资博弈,想从游资碗里抢快肉,这个不太靠谱,所以一旦赔钱就骂机构抱团,骂国家队不护盘小票,中小投资者不改变投资逻辑,早晚还是“韭菜”。
其次,市场存量资金,虽然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是稳健中性的,但今年以来的逆回购收益率波动较去年加大,可以看出市场整体的资金还是趋向紧张,一季度全国房价再现上涨也导致市场资金出现一定的分流,而这些资金基本长期会有黏性,最后,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目前看来不会发生,实体经济更多需要依靠自身转变摆脱困境,也就是说经济“L型”横有多长还不得而知,总结一句话,今年的A股市场会是持续的震荡,整体重心向下,借用网红李大霄说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余钱投资,真正做到这三点你就是一位成功的投资者。
点击此处进入每日股市实战直播(实时解盘、热点捕捉、牛股推送), 微信:fjtd168(问题解答、牛股领取、以诚交友)
前一篇:创业板如若新低,六月将毫无意义
后一篇:大盘逐步从政策底转向市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