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26实战直播

(2014-12-26 08:52:07)
标签:

股票

主力资金

回升

仓位

微财

15:02 今日直播到此结束,我们下周一再见

 

15:01 带大家操作第11支中线个股的南京银行,当前满仓持股,具体请关注直播,有任何异动或操作直播会及时分析或提示,本直播中线战绩:10战、8胜、2负,起始日期:2014.08.19,收益:+75.25%,短线收益:+227.01%,起始日期2014.11.13(最低2成仓位或除以5等于实际收益)

 

14:58 大家开心过个周末,我们下周再战,别去想下周指数或你的个股会怎样,周末有利好或利空还无定数,每天变化无常,有直播在实时为你解盘或提示

 

14:32 计划,3189附近至少要进行减仓或高抛,谨记

 

14:27 再看翻转坐标,今日或可视为放量下跌考验3189支撑,那么这个技术支撑肯定是有,或会出现小幅反弹,下周这个点位的得失非常重要,当前市场一度疯狂,具体下周依盘面再进行详细分析

12.26实战直播

14:18 不管是中线还是短线、盈利还是亏损的个股,都会发布到直播进行收益统计

 

14:13 周三进场游击航天电子,效果不佳,且量能连续萎缩两日,对此类个股本人会去选择清仓出局,持股意义并不大,或腾出资金另谋机会

12.26实战直播

12.26实战直播

12.26实战直播

12.26实战直播

14:06 回顾证券走势(见图一目了然),那么如果再次急涨,本人相信还会有进一步压制,同时昨日一线蓝筹的崛起,与央行出利好刺激银行有直接关联(市场量能持续萎缩,投资气氛骤降,或恐流动资金回流海外),因此当前的股市命运更多掌握在政府手中

12.26实战直播

13:57 急涨或太多资金追捧对主力也不利,如果政策面再度压制指数,主力的日子不好过,我们从中国人寿这几天的走势来看,主力不断进行护盘,或好不容易弄回成本,因此利用期指去压制指数也是当前主力必须有的战略之一

 

13:55 主力或将继续进行震仓,拿好手中个股

 

13:47 一线蓝筹过后就是二线蓝筹,当前盘面也非常明确,煤炭、钢铁、有色等较为低迷,之后或一线蓝筹告一段落,这些二线蓝筹将崛起,思路要清晰、节奏要踏准

 

13:42 最重要的还是心态第一,其次是要踏准节奏,如果你这个时候还去买题材股,(举例,指数到了3500点,你还是亏损),本直播的观点或趋势很明朗,上证指数、蓝筹行情不会在短期内结束,扣紧证券、保险、银行、地产、高铁或马歇尔计划概念即可,随意布局一支耐心持股,足够你创造利润

 

13:37 我们普通投资者也更希望慢牛行情,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指数经常性的单日上涨100点,这个速度很快将指数推向巅峰,且会出现巨大泡沫,巨大振幅或波动会导致操作难度很大,甚至被套,特别是没有足够操作经验的投资者很容易在牛市出现亏损

 

13:34 下一压力无疑在3189,如果今日指数逼近这个点位,我建议投资者将能高抛的仓位全部抛出(依个股为准,技术压力为参考)指数急涨没有好处,如果能够反复震荡上行去突破为未来才是有利无弊,特别是政策面,希望看到的是慢牛行情

 

13:31 技术面还是起到不错的操作参考,3135回落,30分钟回踩3115,本人在此期间进场布局完毕,或只待下周进行收割

 

13:17 更正一下,刚刚说的3035为3135,抱歉,3135出现短暂的技术压力

 

13:15 市场或投资者再度疯狂或失去理智,问题不大,只要个股的现价偏离均线不要太远

 

13:09 不要冲动或急于进场,3035附近有压力,买股最好不要买在上冲过程,回落或横盘较为合适

 

13:04 后期趋势已定,短线或盘中不管主力如何折腾,早盘的一次空头打压之后指数迅速被拉起,力量来自低吸资金,因此,除非主力一心或大幅度进行打压震仓,指数下行空间封锁或幅度不会很大,逐步进场布局或继续耐心持股

 

12:59 各位下午好,欢迎回来收看直播

 

11:29 早盘放量,后期趋势更加明朗,市场低迷最多只是进行震荡,指数或蓝筹行情在短期内不会结束,继续轻仓耐心持股,有做差机会牢牢抓住即可,早盘结束,休息一下,下午继续直播

 

11:21 资金跷跷板效应再现,创业板或题材股再度受到“冷漠”,上涨的全是蓝筹类个股

 

11:14 昨日收评说到,银行、证券、保险的强势未能够吸引庞大机构或主力进场或回归,那么今日的盘面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主力开始回归市场

 

11:07 主力的震仓不会只在几分钟,盘中进入震仓区域,做差价或择机进场布局

 

11:02 空头或主力开始打压指数,又是震仓,留意回落机会

 

10:59 很明显,早盘太多流动资金追捧上涨的板块或个股,下午的第一个小时应该是进场机会

 

10:52 所以,我们的南京银行继续耐心持股,会得到一定回报,其次,地产以及题材的马歇尔计划概念也是较为明显的机会,围绕上述提及的板块或概念进行操作即可

 

10:48 下周,依然继续看好证券、保险、银行,从板块指数上看,优先的还是以银行为首、证券为次、最后是保险

 

10:45 投资者把目光都投向蓝筹板块,接下来的直播时间会逐步提示机会

 

10:41 今日,证券领涨,保险紧跟其后,银行强势,市场量能有所放大,很明显,这三个一线蓝筹板块有效刺激市场做多气氛,因此,量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改善,预示着市场提前摆脱震荡区域或进入做多区域

 

10:37 南京银行继续满仓持股,现在恢复直播,早盘任务观察为主、做差价为主,下午本人或将考虑继续进场布局

 

10:31 光大证券,原本计划就是承诺的第三支短线个股,但在当天对南京银行做了愚蠢的决定,导致截止目前还停留在南京银行,请投资者放心,之后在指导操作方面会加强或进一步改善,只要股市在就有机会在,来日方长不必着急于一时

12.26实战直播

10:22 证券板块或个股急涨,暂且落袋为安,进一步观察市场量能变化,机会依然很多,接下来直播会逐步提示机会,本人参与的光大证券经过持续的做差收益为39.86%,附操作过程以及实战交流群提示记录

12.26实战直播

12.26实战直播


12.26实战直播

12.26实战直播

12.26实战直播

10:13 证券板块独扛大旗,保险紧跟其后,最好进行高抛或减仓

 

10:06 当前或近期行情,对看好的或有足够信心或把握的个股,耐心轻仓持股,震荡行情最适合做差价

 

10:02 回落敢吸,参考3050

 

9:59 45-60分钟的15分钟分时量能开始萎缩,切记高抛或减仓,待回落再接回仓位

 

9:40 三大一线蓝筹板块继续强势上涨,中国人寿、光大证券、兴业银行等领涨,最重要的还是看量,45分钟-60分钟再进行量能播报

 

9:34 保险、证券、银行继续受资金追捧对指数形成有效支撑或带动指数上涨,题材方面马歇尔计划概念涨幅第一

 

9:30 指数在20日线之上震荡越久,堆积的主力筹码越多,因此后期的高度越高,走的越远,开盘立即回落,或3050附近可做个小反弹

 

9:27 3050有技术支撑,如果空头做空或打压技术支撑则无效,3000点附近作为重仓点位参考,如果市场出现放量或补量,则要重新规划或改变操作策略

 

9:17 惯性高开的概率较高,或冲高之后立即进行高抛或减仓,量能不足或预示主力不会在短时间内进行做多,具体依板块或个股而定,诸如马歇尔计划概念股,死拿或等回落低吸或加仓对待

 

9:13 盘前利好或今日有望表现的概念或板块:电力、公铁路运输、机场、互联网金融

 

9:10 具体请跟随我的直播,边走边看或实时为你解盘,不管是大盘还是板块,有风险或机会直播会第一时间提示,并给出操作策略或投资建议

 

9:03 因此,3000点附近就是参考主力成本或仓位的点位,由于近期量能持续低迷,在没有放量或主力未出现做多信号之前,指数还将维持震荡,同时下跌空间或幅度有限,操作上继续围绕蓝筹股,轻仓持股利用震荡波动不断做差价拉低持股成本即可,无量上涨必须高抛或减仓,无量下跌必须低吸或补仓

 

8:57 我们继续来回顾一下本周一直播所预测的周线走势(见图),很明显的下探回升,我们从该图来看,上周启动行情信号或大量主力资金进场,本周初指数连续下挫,主力资金并未出逃,下探回升力度较强,虽然下挫与回升量能不足,但两者互相平衡,因此在3000点附近堆积了大量的主力资金

12.26实战直播

8:55 带大家操作第11支中线个股的南京银行,当前满仓持股,具体请关注直播,有任何异动或操作直播会及时分析或提示,本直播中线战绩:10战、8胜、2负,起始日期:2014.08.19,收益:+75.25%,短线收益:+184.71%,起始日期2014.11.13(最低2成仓位或除以5等于实际收益)

 

8:52 各位早上好,欢迎收看今日直播,温馨提醒:本人在相关手机平台同步发布或更新直播,投资者可在app搜索“创富锦囊”(苹果),或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微财讯”(安卓),找到本人之后进行订阅(免费),即可随时随地观看直播或其他文章,本人将尽心尽责帮助大家,只希望投资者越来越好,尽早走出泥沼。

12.26实战直播

12.26实战直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