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5@365:你要对很多事情感兴趣——北大日记(270)

(2016-07-03 23:27:49)
标签:

365

教育

兴趣

爱好

分类: 大千世界

在生活中,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你和他或者她的对话经常是这样的:

之一:

“你看欧洲杯了吗?你最支持哪只球队?”

“没看。看它做什么,多无聊。”

之二:

“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来了,英国人马上又后悔了,你怎么看?”

“又不是咱们国家的事情,分析这个做什么?”

之三:

FAST望远镜主体在贵州完工了,真有意思!你看新闻了吗?”

“没有,我又不是研究天文学的。”

总之,遇到这种人,你的第一感觉是扫兴,第二感觉是无聊。对方若是我的学生辈分的人,作为老师,我就要发表批评的看法了。但是若是平辈或者长辈,我就缄口不言了。

我想,一个人的生活和学习,不能够总是看着眼皮子底下那点事儿。或者美其名曰,我就关心我的专业领域。那样,一方面,你的视野会非常狭窄。另外一方面,你本人也会非常乏味。不仅不容易交到朋友,也不容易学习到很多新东西。

这方面,我又要举出两位我所敬佩的才女了。一位是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杨绛先生,另外一位是著名建筑家、诗人林徽因女士。

杨绛先生一生,都是一个兴趣广泛注意观察生活的人,不然,她也无法写出那样贴近生活的戏剧、散文和小说。即使在晚年,她已经是百岁高龄的老人了,还是非常关心时事。2003年春天,我国发生“非典”疫情,杨绛先生通过电视关注这件事,还记下了为救助患者染病牺牲的医生和护士的名字。好几年过去了,她还对人提起,不要忘记这些默默奉献的人。

林徽因女士的兴趣,更是非常广泛。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她都兴致勃勃。在当年“太太的客厅”中,她是绝对的中心,把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人分享——这些听众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学者和专家呢!能够被她的话语吸引,说明她发表的都是真知灼见,同时又妙语连珠。多少年过去了,很多人还是忘不了她的风采。

解放之后,林徽因女士除了积极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还关注了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景泰蓝的传承,亲自设计了景泰蓝产品。可惜,她去世太早了,不然,还不知道会对多少事情感兴趣,有创造有作为的。

所以,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你要对很多事情感兴趣”。

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仅自己活得丰富多彩,对他人也是一种正能量!

 185@365:你要对很多事情感兴趣——北大日记(27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