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365:理想·爱好·兴趣——北大日记(254)

标签:
365教育兴趣爱好 |
分类: 教师生涯 |
最近听说有位很小的小姑娘,妈妈问她长大的理想是做什么,她的回答是“当网红”,把做母亲的惊得不轻。众人七嘴八舌一通讨论。但是,我倒是不认为这事情有多么严重。 因为每个人都是从小时候过来的,在很小的时候,大人煞有介事地问我们长大后的理想是做什么,我们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的,那时还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喜欢玩什么,羡慕什么人,我们就回答那是我们的理想。记得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喜欢看火车轰隆隆地开过,就回答家长,他长大要做火车司机。
不过,再长大了一些,比如说,到了中学,我们开始有些颇具雏形的理想。比如说,在中学我很喜欢语文,喜欢写作,默默地认为自己的理想是未来当一名作家。一位比我年纪高一级的女生喜欢当医生,尤其是当那种外科手术给人开刀的医生,经常和我们兴致勃勃地谈论。我们都感觉她这个理想很是惊人——一个女孩子竟然喜欢这个行业。后来恢复高考,我自己阴错阳差并没有考中文系,而是学习了经济学。而这位女同学义无反顾地考取了广州中山医学院。在实现自己理想的这条道路上,她走的比我更远。
后来,我逐渐明白,当我们在说“理想”的时候,我们其实有时在说的是“兴趣与爱好”。就是那些我们非常感兴趣情不自禁想做的事情,但是,这种兴趣与爱好很多时候并不是职业。当然,如果一个人有幸把兴趣与爱好和自己的职业合为一体,那真是很幸运的一件事。喜欢音乐的人最后成为音乐家,喜欢绘画的人最后成为画家,喜欢跳舞的人最后成为更为舞蹈演员。只有发自内心的喜欢,才是成为这一行行业翘楚的最大动力。
大多数人可能只能够把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放在业余时间来从事。判断是否是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几个标准:(1)没有什么功利性,就是你从事这种活动不会给你带来金钱、名誉和其他好处。(2)你需要投入很多,包括时间、精力和金钱。(3)没有外在的力量推动你,你也自觉自愿地去做。
尽管“理想”说起来“高大上”一些,“兴趣与爱好”听起来个性化一些,但是良好的兴趣与爱好给个人带来的收获真是很多。比如,令你的精神有所寄托,令你的思维更加活跃,令你广交朋友,令你除了本职工作之外,也有事情做,不感到寂寞。
还有就是,当你暂时地陷入人生的谷底或者深渊时,拯救你的往往是这些理想、兴趣与爱好。它们把你带入一种“忘我”的境地,不再一味沉浸在无底的绝望与无助状态,在黑暗隧道的尽头看到亮光。
所以,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发挥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有它们伴你前行的人生,你将不会形单影只、禹禹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