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7@365:科研经费管理漫谈——北大日记(252)

(2016-06-15 07:49:28)
标签:

365

教育

科研经费管理

分类: 教师生涯

作为一名在高校工作的老师,总是要申请科研项目的。随着科研项目获得之后而来的后续工作,不仅有项目本身的进行,还有科研经费的管理。应该说很多时候,这种管理不是不令人感到有些头疼的。

首先,很多时候,作为一名教师而非专职财务会计人员,并不是很清楚哪些经费支出是可以报销的,哪些是不可以报销的。筛选和整理票据就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有些高校有些院系聘请专职秘书帮助老师整理票据,但是并不是每个学校机构都具有这样的条件。如果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票据报销上,那么用来做科研的时间必定会减少。

其次,以往科研经费中的很大一部分是被用来购买实验设备的。对于理工科教师来时,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文科教师来说,只能够用这笔经费来购买一些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花费有限。文科经费使用比较多的部分是调研、研讨会、聘请专家和助理研究人员,这些费用中的不少项目不能报销。

第三,每年的科研经费到年底都要进行一个结算,如果未能够用来,批准科研经费的部门要收回经费。这就导致一个现象:年底突击花钱,有用没用先花了再说。其实,这也是一种浪费。

个人以为,科研经费科研支出的目的是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去进行研究和创新,在管理和设计上应该具有激励作用,自然有应该具有约束作用。是否应该在项目管理上更加具有灵活性和适用性?更利于科研人员去做科研而不是增加负担。

北京有几个十分拥堵的交通点,比如西直门桥、比如中关村一号桥。经过多次改造与扩建,拥堵的现象并未得到彻底缓解。和有关机构和人士调研和座谈时,谈起桥梁道路的设计,发现有些时候,设计者未必是使用者,因此不能体会到使用者的感受。

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方面,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管理者未必是使用者,因此不能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我很希望有朝一日,科研经费的管理部门能够下到基层单位进行一些实地调研,听取科研经费使用者的一些建议和意见,酌情改进。

167@365:科研经费管理漫谈——北大日记(25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