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365:云中谁寄锦书来——北大日记(249)

标签:
365文化信件 |
分类: 大千世界 |
昨晚,我给一位朋友写一封信,通过电子邮件。
我忽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写工作事务之外的信了。行文运笔之间,感到有些生涩,一些遣词造句,也不是那么自如了。
若干年前,自己可是写信高手,亲友们也都乐于写信。那时,和身处异地亲友的近况了解与思想交流,全靠一封又一封的信件。一度,每天我最盼望见到的人是邮递员,因为他可以带来我所惦念的人的消息。
但是,逐渐地我们不再亲笔写信寄信,邮局变成门可罗雀的地方,邮递员的身影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出。电子邮件的普及极大地便利了人们之间的交流,通话即使是国内国际长途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之后,手机短信和微信更是把写信这件事变得“事倍功半”。亲友互相之间有什么事情要说,随手一个短信一个微信就可快速送达。
不过,当我们彻底放弃了写信这件事儿,又好像感觉生活中缺少了什么。缺少了人与人之间细腻而绵长的思念,缺少了珍之重之心心念念的关切,缺少了可以回味回想的记忆,也缺少了一种文化和艺术的况味。
昨晚,我在灯下翻看杨绛先生的散文集《杂忆与杂写》。其中提到,她和钱钟书先生一生中若干次离别,都是靠书信来传情达意。之后翻看书信,过去的情景历历在目,别有一番意味在其中。我又想起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先生之间的《两地书》,……
以后,我们的后人想了解我们之间曾经有过的交流,会看什么呢?看电子邮件?邮箱的容量是有限的,而且过一段时间会被清空。个人感觉,似乎人对于电子邮件信件的保存也不是那么在意。看微信,那需要翻找多少才能够找到核心内容。
云中谁寄锦书来?如果有一天,你能够收到一封朋友寄来的手写书信,请你千万要珍惜。因为,在这个匆匆忙忙的时代,人们能够给予你最宝贵的东西是肯为你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书信是最长情的告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