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65:只有一本专著的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日记(286)

标签:
365教育教师科研 |
分类: 教师生涯 |
早年在北大读硕士研究生时,我的导师胡代光先生给我们上过一门课,这门课只教授一个著名经济学家的理论,只研究他的一本书,这位经济学家名字叫皮诺·斯拉法(1898—1983),这本书名字叫《用商品生产商品》,这本书是斯拉法一生唯一的一本专著,共有99页,以现在的观点来看,只是一本小册子,于1962年出版。但是这本书却意义非凡。
斯拉法是20世纪最著名但是也最有争议的经济学家之一,出生于意大利。斯拉法最初从事应用经济学的研究。他在意大利被北部的都买上大学时,他的毕业论文探讨意大利的通货膨胀问题。1921年他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时,偶遇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他影响之下,他撰写了两篇关于意大利金融市场和银行危机的论。在文章中,他批评了意大利银行的金融活动并揭露了意大利银行业与法西斯的勾结。并因此受到了意大利刚上台的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的迫害。1927年,斯拉法在凯恩斯的帮助下,从意大利迁居到英格兰,在剑桥大学取得了一个讲师的教职。此时,斯拉法的研究兴趣从应用经济学转移到理论经济学。
早在20年代的后期,斯拉法就已经开始了他的《用商品商场商品》一书的写作工作,经过30多年的悉心探索,这本书终于在1962年出版。在这本书中,斯拉法用通俗、简练的语言论证了政治经济学最核心的内容——价值理论。此书虽然只有99页,但是却被誉为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这本书动摇了西方经济学正统理论的基础,并为在西方重建政治经济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斯拉法早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之前,就获得了瑞典科学院颁发的金质奖章。《用商品生产商品》这本书被翻译为10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地,对于他的思想的研究专著达到上百种。就连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逊也认为:“我们的时代是里昂惕夫(投入产出经济学创始人)和斯拉法的时代。”
记得在上课的时候,我们曾经问胡代光先生:“斯拉法一生就出版了这样一部专著,作为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是不是有点少了呢?”我们的言下之意是大学者应该著作等身啊!胡代光先生用炯炯有神的目光看着我们说:“做学问重在质量,而不是数量。”
不过,像斯拉法这样特立独行的经济学家,也只有在那个时代的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吧!剑桥大学不会用数量考核的尺子比着他,要求他完成若干论文和著述,拿下多少科研项目。历史的长河缓缓流淌,无数在数量考核下写出的文章和著作被时间淹没,唯有一本薄薄的小书《用商品生产商品》闪烁着智者日积月累呕心沥血不曾泯灭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