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2@365:在北大讲台上的第一节课——北大日记(228)

(2016-02-11 21:53:03)
标签:

365

教育

北大

分类: 教师生涯

1984910月份,临近我们在北大经济系硕士研究生最后一个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要上一次教学实习课。在这节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要互相转换:我们这些学生要担任老师,而我们的老师要暂时扮演学生,听我们讲课。之后老师们还要给我们打分,看一看我们是否具有作为老师的潜力。

没有上这节课之前,我的心里非常紧张。因为我们的老师:厉以宁教授、胡代光教授、杜度教授和范家骧教授不仅学养深厚,平时对于我们的要求十分严格,而且从入学以来,一直都是他们给我们上课的,这下子角色颠倒过来,真是不能适应。

我们要讲授的内容就是我们撰写的毕业论文,每人要讲一个小时。但是并不是简单地介绍论文,而是要向课堂上的所有人,包括我们的老师和前来旁听的同学介绍论文写作的基本背景,论文所涉及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我当时撰写的论文题目是《供给学派经济学》。上课之前,我忐忑不安地问厉以宁老师:“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呀?会不会老师们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厉老师笑着说:“你想一想作为老师你该如何给学生讲课,你就怎样讲,不用紧张。”

那次课是在晚上讲的,好像是在一教的一个教室,除了我们的四位老师,我们要讲课的几位同学,还来了好多旁听的学生。一个可以容纳4050人的教室坐的满满当当。气氛还很热烈,上课之前师生还一起谈天说地。现在想起来,当时包括厉以宁教授在内的老师们,还处于他们人生的中年时期,精力旺盛,教授学生热情也很高。而学生的人数呢,也不十分多。其实,这是很难得的师生互动机会。

我们班上的一位师哥先上去讲,他倒是十分冷静,把论文陈述的井井有条。但是期间,他经常低头看讲稿,有半天不做声的间断。之后其他同学轮流上去讲,我好像是排在比较后面,等我讲完,课程也就基本上结束了。

下了讲台,我抖了抖手上的粉笔灰,向几位老师走去。胡大光先生操着浓重的四川口音对我赞许地说:“讲的不错嘛!”得到胡代光先生的好评实在不容易。厉以宁老师对我说:“讲的很不错呀!以前是否当过老师?”之前,我确实有一段很短的教课经历。厉老师又评论我的师哥讲课说:“讲课的时候不能长时间看讲稿,不出声,下面的听众会不走神的。”其他两位老师对于我的讲课也表示了满意。至此,我的心才从嗓子眼落到肚子里。

1984年年底毕业之后,我留在了经济学院的国际经济系当老师,开始了长达30多年的教书生涯。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是这次教学实习课是我登上北大讲台的第一课,令我永远难忘。当年听我讲课的老师们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已经作古。但是,他们的鼓励和教诲是激励我一直站在讲台上的力量。

42@365:在北大讲台上的第一节课——北大日记(2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