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65:内地香港公交车各有千秋——北大日记(223)

标签:
365旅游香港 |
分类: 大千世界 |
如果把内地大城市(例如北京)的公共汽车和香港的公共汽车(巴士),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一定是香港的巴士取胜。无他,香港的巴士宽敞、干净、明亮。双层巴士在车身标注出可以每一层可以坐多少人,站多少人。乘客自觉排队上下车,刷卡买票,不拥挤不吵闹。一层有专门留给长者和孕妇的“优先座”,普通乘客不会抢占这样的座位。反观内地的公交车,各个方面就差出很多。
但是,香港的巴士没有售票员,一般是由司机兼任售票员,乘客上车自觉刷卡或者投币买票。内地的公交车一般都有售票员,协助司机工作。有时会觉得内地公交车售票员说话声音很大,吵吵嚷嚷的,也想过现在公交车都有刷卡设施,以后再有自动投币设施,是否可以不要售票员了呢?可是,最近香港巴士发生的一些事情使得我深感公交车上有售票员是非常必要的。
2月3日香港九龙湾承启道发生一起罕见的巴士把乘客抛出车外的意外。单层巴士9M行至一个90度弯角时,一位双手拿着多袋物品离座准备下车的老年乘客,一下子失去平衡撞破汽车玻璃门被抛出车外,头撞石头重伤昏迷。而驾车的司机竟然没有发现,还是被同车乘客叫停汽车。这样的情况固然是非常意外,但是如果车厢内有售票员,应该是绝对可以避免的。因为司机一人掌握全车(双层)行驶,是力有不及的,如果有售票员可以提醒乘客不要靠近车门,注意安全,乘客想必是会当心的。
这天,我和友人一起乘坐香港巴士,到下车时乘客会提前按铃,司机到时会打开下车门,让乘客下车。但是,这天我们遇到的司机不知道出现了什么状况,似乎是感冒了,戴个大口罩,对于我们的按铃充耳不闻,为了能够下车,我们不得不多次大声喊叫,司机听到才打开车门。此时,又会想到有售票员就好了,他必定会和司机进行沟通。
北京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属于话多的一群。但是,现在想一想他们说的话多数也挺有必要。比如说,提醒青年人给老年人让座,提醒乘客注意汽车拐弯儿扶好把手,提醒乘客不要靠近车门等等,看似啰嗦多余,但是确实有其作用。
当然,对于香港巴士来说,每辆车配售票员,运营成本会提高。内地城市的公交车多有政府财政补贴,配售票员不成问题。但是,香港巴士公司是没有政府财政补贴的,所以也不能轻易配售票员。
见微知著,很多情况下,对于不同地域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的比较确实需要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才知道其中冷暖。雾里观花,管中窥豹,往往会失之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