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在办公楼的足迹——北大日记(172)

(2015-03-16 14:52:50)
标签:

文化

北大

燕园

分类: 家在燕园

正对着北京大学的西校门的那座建筑物,原来在燕京大学时期叫“贝公楼”,后来改为办公楼。现在我想起这个名称还倍感亲切。

因为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我母亲在校长办公室工作。我们每天下午放学时先不回家,而是跑到办公楼。一踏上它的高台阶,我们就会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庄严。一进门,大厅的光线有点黯淡,但是并不让人感到压抑。可以从左右两侧上二楼。二楼就是可容纳大约500人开会的会议厅,现在看起来很小。但是那时给我们的感觉是很大了。

1965年春节,为了慰问在北大工作的外国专家和留学生,我们北大附小的学生专门排演了一个节目,是表演唱“美国黑孩子小杰克”。在我们看来,这是十分重要和光荣的一件事。被选上演节目的小朋友都十分骄傲。我们和老师一起认真排练,仔细地选服装。甚至从家里找出父母和兄弟姐妹的服装。我很希望自己演一个外国小女孩,可是老师让我扮演穿民族服装的中国小女孩。演出的那天,我们被老师装扮起来。描上黑眉毛,擦上红嘴唇,涂上红脸蛋,既紧张,又兴奋。演出前兴奋地连饭都吃不下。我们的演出十分成功,激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外国留学生的要求下,我们又加演了一次,然后谦虚而又自豪地鞠躬谢幕。

如果校长们不用会议室开会,我们就在里面写作业。写完作业就到办公楼周围玩耍。在办公楼我们见过许多校领导,其中有周培源校长,张学书党委书记,陆平校长,许世谦教务长,崔雄坤教务长等等,他们都很和蔼可亲。经常拉着我们问长问短。可是,最吸引我们的还是办公楼周围的环境。

那是一个城市里的花园,是一个古老而又青春焕发的校园的精华所在。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北大的侯仁之教授对于这一带环境的历史发展过程有过精确的描述。我至今还认为,从西校门到办公楼,再到未名湖的一线,是北大校园中最美丽的地方。一进西校门,一座小桥架在一池碧水之上,将人引入办公楼西面的大块草坪。那上面有两个对称的华表,有参天的古书,有精心修剪的柏树,整个布局严谨细致,错落有致,典雅秀丽。办公楼周围被树和花包围,其中有两棵西府海棠,一到春天,最先含苞吐艳,粉色的花朵娇嫩迷人。一花引来万花开,海棠之后是榆叶梅、丁香、黄刺梅和二月兰竞相开放。百花绽放,绿叶葳蕤,办公楼坐落在其中,庄重大方而又不失柔和与沉静。

我们的欢乐,现在看起来十分幼稚和天真,就是在办公楼周围捉迷藏,奔跑和跳跃。当然,有时我们也会默不作声,那是因为我们在草地上发现了一群蚂蚁,在仔细研究它们的活动。

可是让我们骄傲的是,我们虽然年幼贪玩,但是无意中也作过大事。有一天,办公楼里有很多人开会。我们在草坪玩的时候,发现柏树丛冒烟着火了,赶快冲进楼里喊大人出来救火。使办公楼前的草坪幸免于难。在得到大人们的夸奖之后,我们骄傲了很久。

现在走进办公楼,我多数时间是去开会和取文件。以我现在的年龄,是再也不能跳着跑着走进办公楼了。可是回想起那段岁月,想起在这里我们渡过的快乐日子,每当推开办公楼的大门时,我还是忍不住发自内心地微笑。

     留在办公楼的足迹——北大日记(172)
1、北大西校门的石桥。


留在办公楼的足迹——北大日记(172)
2、春天到来时办公楼附近的桃花。

留在办公楼的足迹——北大日记(172)
3.中间华表背后的建筑就是办公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