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统计数据失真经济发展实事求是财经 |
分类: 经济时评 |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称,经过初步测算,前三个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11.9%。公众反映这一数据与居民的实际感受有出入。
今年上半年的GDP数据公布后,有人发现:全国的GDP比地方的GDP总和少了2.3万亿,数据之间“打架”。
11月初,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北京市空气质量数据和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检测数据有出入,也和市民的实际感受不相符。北京市环保局10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0月北京市空气二级及好于二级的天数为19天,比去年同期减少6天。减少的天数虽然不多,但是,市民普遍感觉空气质量很差,嗓子不舒服,呼吸不顺畅。
这些情况表明,已经发布的统计数据经常出现的情况是:1)统计数据漂亮,但是人们感到实际情况不舒服不漂亮(上述第一种情况)。2)局部的统计数据加总不等于全局的统计数据,局部数据膨胀(上述第二种情况)。3)在同一地点,用高标准监测出来的统计数据不好看,比如北京的空气质量用PM2.5(可肺颗粒物)监测出来的数据结果不好看,但是用PM10(可吸入颗粒物)监测出来的数据好看(上述第三种情况)。
再深入思考一下,我国的统计数据发布的根本问题在于:1)报喜不报忧。总是希望发布的统计数据漂亮好看,鼓舞人心。2)就低不就高。在标准选择上,有时会选择一些低标准的统计数据发布。3)
无数的国内外经验事实告诉我们,统计数据的不准确事关重大。不仅会影响到公共政策的制定,更会忽视需要解决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统计数据的孤芳自赏还不可怕,可怕的是孤芳自赏带来的盲目自满自大信心爆棚,可怕的是在漂亮的统计数据遮掩之下的通货膨胀加剧、地方政府对政绩的不当追求和环境污染问题。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就与统计数据失真有关。欧盟统计局说,它曾经接到希腊统计构NSSG的报告,称在2009年10月份向欧盟统计局提交相关财政数据时,曾有意使政府的财政赤字显得少一些。没有真实地报告政府的财政赤字,使得外界低估了希腊的主权债务问题的严重性,由此也影响了及时采取措施。
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的统计数据的“失真”有时和统计方法还不够先进不够科学有关,但是更多的是和缺乏“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关。首先要解决的是态度问题,其次才是方法问题。
应该看到,今年以来的统计数据“失真”、“打架”引起公众关注,暴露了我国当前统计工作中的问题,同时也对于统计工作的改进起到了实际推动作用。比如,有消息称,国家环保部门正在着手修订空气质量标准,向国际上更严格的标准PM2.5看齐。再比如,国家统计局副局站许宪春表示,国家统计局正在采取积极的措施,缩小地区和国家统计数据之间的差距。未来统计局将重点推进“四大工程”,即统一的基本单位名录,统一的一套调查制度,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软件平台和统一的联网直报系统。真诚地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采取,统计部门切实担当起把科学准确的数据提供给公众的责任,我国的统计数据逐步脱离“失真”和“打架”的情况,成为真实可信的科学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