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年的记忆:燕园的春夏秋冬——北大日记(16)

(2010-08-31 11:20:28)
标签:

北大日记(16)

文化

分类: 家在燕园

                                   童年的记忆:燕园的春夏秋冬——北大日记(16)燕园的春夏秋冬

    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很重,每天上学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放学回家被繁重的作业压的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课余时间可以玩耍。唯一能够亲近大自然的时间大约只有学校组织的“春游”和“秋游”,或者放寒暑假外出旅游。相比较而言,我们的童年在这一点上就要幸运多了。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对学生的要求不同,教育方式不同。在“文革”之前,学校对学生的要求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考试升学方面学生,学校、家长和孩子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在“文革”期间,学校的正常学习秩序又被打乱,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这在无意中又给了我们这些正在成长的孩子一种“自由放任”的空间。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我们与大自然格外亲近,燕园成为我们在大自然中玩耍的“乐园”。

     当时因为还没有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一家总有好几个孩子,而这些孩子又都有自己的同学和朋友。邻居之间的往来也很密切。所以“玩伴”总是不缺的。“孩子团”有“长久”的组合,有“临时”的组合,但是共同目标都是一个――玩。通常我们放学回家先是和小朋友们一起作作业。下午四点放学,作业不多,一个多小时也就做完了,之后,就是尽情玩乐的时间。吃过晚饭,如果天气允许,接着玩,一直玩到被家长叫回家睡觉为止。此外,寒暑假更是“大玩特玩”的大好时机。当时也没有外出旅游的可能,寒暑假是我们在北京附近景点游玩的时间。

    一年四季之中,春天的燕园最美。从三四月开始,冰雪溶化,百花盛开,青草发芽,树木转绿。我们的闲暇时间几乎都在燕园里奔跑玩乐。最爱去的地方是未名湖。先看湖边依次盛开的桃花、榆叶梅、迎春花,捡起一块小石头扔到水中,看水里泛起的层层涟漪。再跑到未明湖中的小岛――岛亭上,跳上石舫船,在上面看未名湖周围的景致,呼吸春天的新鲜空气。那种春风拂面的感觉真是惬意极了。我们也摘采一些野花带回家,比如满山遍野的二月兰是我们的最爱。当时我们受的教育告诉我们是不能采摘公共场所专门种植的花朵的,那是给大家看的。所以那些白丁香,紫丁香,榆叶梅,迎春花等我们喜欢的花朵,我们从来不摘采。只是看看就很高兴了,反正它们也长在燕园中,和长在我们自己家里差不多。在春天,我们倾注最大热情的一项活动是养蚕。

    短暂而热闹的春天之后,就是炎热而稍长的夏天。彻底脱去沉重的冬装,穿上轻盈的夏装,特别是女孩子们最喜欢的裙子,我们和燕园里的蝴蝶、蜻蜓一起飞舞。一项大家都喜爱的活动是钓鱼。在燕园的各条小河中,有大大小小的鱼来回游弋穿梭。只要有一只简陋的鱼竿,在鱼钩上穿上就地取材的鱼饵—蚯蚓,就可以钓鱼了。钓鱼是一项需要耐心的活动,经常要在岸边长时间静坐。这对于我们这群活蹦乱跳的孩子可是极大的考验。经常,由于我们不合时宜的乱动乱喊,把咬钩的鱼吓跑了,就是好不容易钓上来的,也多半是一些小鱼。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成就感”和快乐。只要在绿草青青的岸边坐着,只要看到碧波粼粼的湖水荡漾,只要感受到空气中饱含水汽的温润,只要把小鱼放进水桶看它们顽皮地在水中嬉戏,我们就心满意足了。更不用说,这些鱼有时还会变成餐桌上一盘丰盛的佳肴了。夏天还有一项有意思的活动是游泳。我们可以选择的游泳场所开始是校园西边的红湖,后来是“五四”运动场旁边的游泳池。碧水蓝天,欢声笑语。

    秋天是萧瑟的季节,令古往今来不少诗人倍感惆怅。但是对于在燕园中的孩子们来说,是没有时间和心情多愁善感的。这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季节,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这是一个澄澈而又清朗的季节。多彩的红叶、黄叶装点了校园的山坡和小河,沉甸甸的果实等待收获,结队的大雁在湛蓝的天空向南飞。这个季节我们真的感觉时间不够用。要忙碌的事情很多。比如拾起落下的红叶自己制作书签,比如品尝校园中收获的苹果和其他水果,再比如什么都不做,就是仰望晴空,数一数一支大雁队伍中一共有几只大雁,几个小朋友经常为数目不一而争执。使我们感到为难的是,我们没有办法追上大雁的队伍,得到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

   如果说,春天燕园的“花王”是淡蓝色的二月兰,秋天的花王就是漫山遍野的野菊花了。野菊花花朵不大,一丛一丛黄灿灿的开满校园。它是草地上的星星,它是夏季的送别者,它是严冬的迎客松。摘下野菊花编成花环戴在头上,我们感觉自己仿佛是童话中的公主和王子。

   严冬到来,天寒地冻,但是我们的玩乐活动并没有因为天气寒冷而停止。当未名湖和燕园水系中的湖水都冻成了结实的坚冰,我们就开始了滑冰活动。一种方式是穿上冰鞋溜冰,这需要练习和较好的技术,还需要当时显得比较昂贵的冰鞋。另外一种方式是溜冰车。冰车是在一块木板下面装两块三角铁,小孩儿坐在上面,手拿两个冰杵子(类似改锥)杵在冰上,前后移动。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可以自由滑行,也可以结队打仗。就是不滑冰,仅仅在冰面上出溜,也让我们快乐。有时候,冰面会在我们脚下裂开一条细细的缝隙,伴随着巨大的响声,虽然没有危险,但是令人恐惧。我们既惧怕这种现象,又喜欢这种现象。一次次登上冰面侧耳倾听,然后又惊呼四散。

    雪天是我们喜欢的景致。在雪地里,我们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做“冰糖葫芦”,品尝凉丝丝的雪粒。一场大雪过后,放学的路边站立着一个个雪人。黑煤球做眼睛,红辣椒做嘴巴,有的雪人还戴着草帽,有的雪人怀揣扫把,形态各异,生动活泼。我们会给雪人起名字,甚至用同学的“外号”给它们命名。当然,随着天气晴朗,阳光照耀,雪人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黑,最终消失。

   “三九”过后,气候变暖,湖面的坚冰变得日益脆弱起来,我们从家长那里不断得到警告:不能再上冰面上玩啦!搞不好掉到冰窟窿里去了!我们有时会阳奉阴违,表面答应,过后跑到河边,还是忍不住把脚伸到河边的冰面上试一试。随着“咔嚓”一声响,冰面酥脆地塌陷了,我们赶紧把脚抽回来,棉鞋全湿了。有点令人失望。好玩的冬天就这样过去了吗?

    但是在孩子的词典中是没有“失望“二字的,冬天过去了,又一个美妙的春天即将来临!我们新一年快乐的四季即将开始!童年的记忆:燕园的春夏秋冬——北大日记(1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