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烧肉

(2013-08-29 07:28:16)
标签:

美食

分类: 老波头烧小菜

    在网络上搜索红烧肉的菜谱,十之八九跳出一篇“梅玺阁主”邵宛澍兄的大作。也怪他老兄的《下厨记》流传得太广,当今转载又转载,造福一干厨艺爱好者,善莫大焉。

    不过邵兄的红烧肉,其实是苏州人焖肉的做法,简而言之,先煮肉,撇去浮沫,再下酱油和糖,焖至酥烂,大功告成。那篇文章的题目,邵兄也堂而皇之地写上“苏式”二字,以正视听。有意思的是,他本人祖籍浙江,因为祖母和太座均为苏州人的缘故,亦常以苏州人自居。

    一些上海主妇朋友看了邵兄的介绍,产生怀疑,家传的红烧肉好像有点区别嘛。说得没错,我们上海人的红烧肉,预先要炒上一炒,所以又名“炒肉”。

    具体的做法如下:

    准备五花猪肋条,夹精夹肥最好,所谓五花,精肥之间,要有数个层次,才算合格。带骨的部位尤佳,骨边的筋肉,啃起来十分过瘾。

    将肋条洗净,切成一两半左右的方块。孔子说割不正不食,是有道理的,一盘红烧肉上桌,大小各一,又混入很多边角料的话,好极也有限。

    有些朋友抱怨,菜场的小贩把方方正正的肉卖给你,剩下的东西还有谁要?亏本生意当然没人肯定做,但是办法简单,向经营私房菜的汪姐学习好了,她端上桌的红烧肉永远整齐如一,没别的诀窍,每斤多加五块钱罢了。

    做此菜肉愈多愈佳,家里锅小,至少也要准备两斤,不然烧出来一定不好吃。

    猛火烧热猪油,下肉块,用锅铲不断翻炒。这个过程,是为了产生香气,在化学上,叫做“美拉德反应”。切记不可炒焦,至表皮泛黄,肉质紧缩就差不多了。

    这时,下绍酒和酱油,继续翻炒。等到上色,加清水盖没,又加白糖、葱结和拍松的姜块,猛火烧开,再用小火焖一个钟头。

    先将肉装盘,锅中的卤汁撇去浮油,淋上即成。

    肉卤不妨多一些,拌面拌饭一流,更可下油豆腐、百叶结或者鸡蛋再煮,本帮名菜虾子大乌参,也要用肉卤提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猪油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