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居老人离世多日才被发现让人扼腕

(2014-10-28 09:48:06)
标签:

独居老人

空巢老人

养老

压力

心理疏导

                         独居老人离世多日才被发现让人扼腕

 

                          独居老人离世多日才被发现让人扼腕
                                                                    (图片来源网络)

长期在上海工作的陈先生,老家在嘉兴市南湖区菱香坊小区。老家里只有年老的父母。三个礼拜前,陈先生发现打回家的电话无人接听,一时还没放在心上。之后一段时间,陈先生屡次打电话回家,但是依然无人接听。

担心出事,陈先生在前天夜里8点多赶回老家。推开门后,闻到了一股恶臭,发现父母一个趴在地上,一个躺在床上,都已死亡。陈先生险些当场昏厥。后经警方调查发现,陈父73岁,全身赤裸倒在地上,尸体已经开始腐烂,据法医判断其去世时间有10天左右。陈母66岁,当时仰面躺在床上,死亡原因为脱水加饥饿。两人的死亡时间据推断,大约相隔了一周左右。

据邻居说,陈父陈母住在该小区多年,陈母患有老年痴呆症,病情比较严重,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邻居推测,可能是陈大伯发生意外以后,郑大妈失去了照顾,才会活活饿死在床上。

信息来源:浙江在线杭州10月27日讯(儿子屡打电话无人接 回家发现独居父母离世多日)(记者 黄兆轶)

 

看到这个消息,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心痛,都会扼腕叹息。可是,心痛之余,更多的还是深深的思考,都会去自觉不自觉地想想自己面临的问题,家中老人可否安排妥当。可有什么疏忽?

独居老人,目前是社会一大现象。计划生育实施以来的那一批独生子女,已经面临着老人养老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存在的问题,我们不去责怪子女的不孝顺,也不去责怪国家养老政策的不完善,更不去谴责社区工作的疏忽和邻居的人情淡漠。我们不去探讨更深层次的解决办法,我们只是就这样一个现状,去探讨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

首先,我想对年轻人的建议: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巨大是无疑的。如果,有能力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当然更好。如果没这个能力或者条件的话,那就尽量做到常回家看看,不能常回家看看的,也要电话频繁点多多问候,多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尤其这种身患疾病的老人,儿女的关注更应该频繁。除了自身的信息畅通外,还要有备用方案,比如还要记住邻居的电话,社区的服务电话,不远居住的亲戚的电话,一旦和家人失去联系,应尽快引起重视,采用备用手段,去让别人帮助去家里看下实情。这样就能避免自己不能回去,又能及时了解家中老人的异常状况。

我有个朋友,他母亲有胃病,身体不适,时常去医院诊所吊水。他呢,就把附近所有诊所、医生的电话都记住,如果家中电话无人接听,他就不放心地一个一个医生联系,问他母亲是不是在那里看病。我想,他是有心的人,这种行为很让我感动。

其次,作为老人,要积极理解和配合子女,更多地给子女传递自己的真实信息。不要觉得怕麻烦孩子,怕影响孩子,就刻意隐瞒一些不舒适。等问题严重了,想联系又不能联系时的无奈,让人后悔。老人要记住孩子的联系方式,即便自己不会用,不能用,也要在出现情况的时候,尽量找身边的人帮忙联系孩子。

第三,作为国家养老政策的完善,是社会的一大责任,尤其是老龄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养老问题更应该引起国家的重视。完善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养老问题一系列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让老人老有所养,养得舒适,养得安全,养得有保障。

最后,是社区服务体系要跟上。社区老人问题,要放在社区的重点。虽不能面面俱到,但至少这个特殊的群体,还应该重点兼顾,至少要有一个互相了解信息畅通渠道。邻居,对于身边老人的异常,也应担起自己的一个社会责任,多关心下,如果发现异常,应尽快核实,或者向社区反映。确保意外的发生降低最小。

另外,还应鼓励一些民间养老机构运营,参与社会养老模式的建设。我想,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社会的老人会更多地获得爱,获得心灵的温暖和幸福。

一个人不管年轻时吃多大苦,受多少累,只要在年老时,能得到关怀和照顾,这就是一种人生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