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点亮未来!中国要实行大玉米开发战略
(2023-06-25 09:58:36)分类: 玉米种子 |
一篇文章,点亮未来!
中国是世界玉米生产最大国家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生产的玉米已有80%以上供作饲料,没有必要再把玉米列为人均占有粮食指标之一。应该把玉米从“粮食”作物划为“饲料”作物,实行人畜分粮,粮饲分营,放开玉米流通市场,建立独立的产、供、销体系。大力发展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和现代玉米工业,提高玉米产量和商业品质,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作物杂志》2001年第3期佟屏亚文。科技日报、国家科委《要闻》相继转发)。
事出有因,文有所指:
一是,1999年6月,国务院发布《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要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调整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三元”结构,压缩玉米面积,改种饲料作物(苜蓿、狼尾草、三叶草等),全国指令性、趋同性地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二是,2000年4月30日,农业部编辑出版《新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一书,精选全国各地种植业从“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调整的70多例典型案例,其中大多是局部地区缩减玉米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多种经营的事例,为“趋同性”地执行这项调控政策的“证据”。
三是,2000年10月20日“中国农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在湖北省荆州市召开。与会代表强烈质疑《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种植业从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的政策导向:压缩玉米面积,改种饲料作物(苜蓿、狼尾草、三叶草等)。会议代表列举各地发生的强迫命令、行政干预、严重违反经济规律的事例。
针对“种植业从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转变”的政策导向及其产生的问题,佟屏亚在《作物杂志》2001年第3期发文,中国必须实施“大玉米开发战略”或称“大市场开发战略”。
文章指出:玉米已发展成为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粮)、经(济)、饲(料)兼用作物,人均占有玉米数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必须坚定地确立玉米在发展畜牧业和食品工业中的主导地位,大力发展玉米生产,加速转化增值。
所谓“大玉米开发战略”,就是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贸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相互依存的形势下,打破中国农业长期存在的条块分割、行业垄断、小而分散、封闭低效的格局,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集中资金、人力和物力发展玉米加工企业、配合饲料企业和粮食企业。一是人畜分离,粮饲分营,要把已有80%以上供作饲料的玉米从“粮食”作物划归“饲料”作物,积极培育全国统一的玉米大市场,发挥地区规模经营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玉米种植区域化、加工产业化和经营规模化。二是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玉米综合利用有两个主要去向:供作畜禽饲料以发展畜牧业,称为“过腹”转化;按玉米所含成分加工工业产品,称为“过机”转化。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深加工改进和提高玉米品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结构、产品多层次利用和增产增收。三是育(种)、繁(育)、推(广)一体化。要提倡协作,扶植联合,组建若干国营或民营玉米产业集团,加快“种子工程”建设,提高种子质量,进一步提高玉米综合品质,增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四是创造一个国家、集体、民营企业共同推进的玉米产业化经营的社会环境,特别是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玉米加工业、饲料业、种子业、流通业。
珍贵铭言:世界和中国发展玉米生产的历史均表明,认识玉米的重要经济价值有一个过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粮食不够吃的时候,很重视大抓产量高的玉米;当粮食刚刚够吃饱的时候,往往又忽视或扬弃玉米;当进一步富裕起来又想吃好的时候,才真正认识到抓好玉米生产对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性。现今玉米已发展成为全世界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兼用作物,人均玉米数量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