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国进民退”是逆市场化倒退!
(2023-03-24 16:51:38)分类: 玉米种子 |
中国种业“国进民退”是逆市场化倒退!
1)中国种子集团控股荃银高科。先后并购或参股广东金稻、河南联丰、山东鲁研、四川宜字头、福建农嘉种业等。实际控股单位为“先正达中国”,后台为国资委,宣布录入世界种业十强之一。
2)中信证券控股隆平高科。隆平高科经历国企转民企再蝶变国企。凭借雄厚国企资金开展种业兼并,收购天津德瑞特、湖北惠民、河北巡天和北京联创等,被录入世界种业十强之一。
3)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公司,控股丰乐种业上市公司。
4)中农集团控股公司(中农资),兼并河南地神、广西格霖、湖北种子集团、山东天泰、中垦锦绣华农、山西潞玉、江苏金土地等。
5)中国林木种子集团公司,控股张掖金象、江苏中江、北京屯玉种业等。
中国种业“国进民退”主要是指所占资本比重和垄断程度大幅度提高,国有资产通过行政指令和权力干预而实施全面的战略性兼并重组,进入具有基础性指标意义的产种业领域,而民营资本则被迫撤出或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官方所主导的重组兼并。
对于“国进民退”概念的理解,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表现为国有企业占有民营种业在该领域市场份额。从广义上说,除上述内容外,还表现为政府对种业的直接干预或宏观调控之执行力度的加强。二者均具有强烈的“逆市场化”取向,与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背道而驰。过去若干年变本加厉的“国进民退”浪潮(也有人称之为“再国有化”)实质上是中国种业领域的一种复辟与倒退。
中国种业“国进民退”高歌猛进引来“好得很”和“孬得很”两种截然相反的评论。“好”派认为“国进民退”体现出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应高度肯定,继续推进,成了“拯救中国种业危机的火车头”。“孬”派则认为这是一股逆流,是对产权制度改革的倒退,应尽快剎车。“现在中国种业兼并重组不是以市场为导向,体现的并非优胜劣汰,而是国企拿着国家注资和银行优惠贷款来并购。这样的资源分配对种业的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是不合理的,意味着中国种业市场化进程的大倒退。”
中国种业“国进民退”的“逆市场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大多数种业所有权的转换和资本效率、经营绩效的降低,关键是这种复辟将会把中国种业带入到一场深重的灾难之中,甚至可能引发有史以来中国最严重的种业危机。而且它将扭曲中国社会本已逐步展开的市场理性和资源配置机制,对依赖有序市场竞争的种业成员形成负面激励,对推进十几年的种业业市场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中国种业“国进民退”这一“逆市场化”的大倒退,已经到了必须制止的地步了。